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聚焦肿瘤治疗与营养支持 共筑绍兴抗癌新篇章——绍兴市两大肿瘤学术年会联合召开

聚焦肿瘤治疗与营养支持 共筑绍兴抗癌新篇章——绍兴市两大肿瘤学术年会联合召开

2025-09-23 阅读量:61 作者:俞伊楠 作者科室:肿瘤内科 编辑:尹翊萌 编辑科室:宣传统战部

202591213绍兴市医学会肿瘤营养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绍兴市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绍兴成功联袂举办;本次两会合一,打破学科壁垒,深度融合肿瘤内科治疗与营养支持两大关键领域,共同推动绍兴地区肿瘤综合诊疗水平的提升。

9月12日,来自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的肿瘤内科、营养科、放疗科、外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骨干齐聚一堂,由阮伯金秘书长及王建芳主委分别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这种联合办会模式的前瞻性与必要性,并指出肿瘤患者的治疗与营养支持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王建芳主委及阮伯金秘书长致辞

开篇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方勇教授带来的分享——近三年肺部肿瘤领域失败临床研究的剖析与启迪;方勇教授指出,在肺癌治疗进入精准靶向、免疫时代的今天,无数新方案、新组合的临床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并非所有研究都能达到预设的阳性终点。他认为,“失败”的临床研究并非毫无价值的废弃物,而是蕴藏着指引未来方向的“金矿”,其重要性不亚于学习一项成功的研究。他选取的案例覆盖了多个前沿领域,包括SAFFRON-301研究、KRAS突变-CodeBreaK200研究、Keynote 789研究等,针对这些研究的失败原因进行客观、科学的逐个剖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临床研究。

图片3.png

方勇教授带来分享

而后由绍兴市第二医院徐惠良教授带来胰腺癌的治疗进展,主要强调了目前临床中的化疗方案优化,各种方案在平衡疗效与毒性方面的探索;靶向治疗的曙光初现,各种罕见靶点带来的显著疗效,强调了基因检测在胰腺癌中的必要性正在逐步提升;而外科领域的徐卫星教授、王伟教授分别带来肥胖症减重手术与管理、胃癌围手术期营养管理,从外科角度探讨营养支持,强调营养管理应贯穿诊疗全过程,通过精准且个体化的方案,为每位患者提供科学、系统的全程化管理。

徐卫星教授及王伟教授带来分享

营养方面,迎来了绍兴市人民医院的陈素娥教授及新昌县人民医院的叶妃教授,通过临床中的实践,详细讲述了目前临床营养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及实践进展,以及ERAS的临床营养管理在外科中的应用; 

叶妃教授及陈素娥教授带来分享

9月13日,绍兴市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开幕式由专委会王建芳主任委员主持,绍兴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屠春雨及绍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喻光懋教授分别致辞,他们对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在绍兴地区癌症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区域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的重要性。他们希望以本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凝聚专业力量,共同为绍兴地区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屠春雨主任、喻光懋副院长、建芳主委分别致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王娴教授带来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从临床研究着手,讲述过去的曲帕双靶,到现在,ADC已逐步取代化疗,成为一二线治疗的核心和基石,紧接着金洪传教授分享了肿瘤耐药机制的探讨及肿瘤耐药防控。

 王娴教授和金洪传教授带来分享

随后,通过线上与浙医二院袁瑛教授及浙江省肿瘤医院方美玉连线,袁瑛教授带来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进展的分享,已精准分层为前提,更全面的分子分型,更高效的联合策略,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延长生存并提高生活治疗,方美玉教授则带来相对罕见的晚期唾液腺癌的治疗;

浙医一院单建贞教授带来了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通过多项临床研究分析如何将新辅助与辅助更好的组合,免疫治疗改变了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围术期的治疗格局,并且带来她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的研究进展及分享;

单建贞教授和袁瑛教授带来分享

刘笑笑教授、董良教授、王剑教授、刘秋霞教授、陈遐林教授、蔡国英教授带了CSCO及ASCO最新更新的指南解读,通过深度剖析指南,聚焦于精准化、免疫进展、ADC药物的崛起,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指南更新剖析解读

此次为期两天、两大学术年会顺利联合举办,是一次创新之举,两天会议议程紧凑、内容丰富。肿瘤营养与治疗专场深入探讨了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评估、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规范以及营养支持在围术期、围治疗期的重要作用,强调了营养治疗作为一线支持的基础地位;肿瘤内科专场聚焦于各种实体瘤最新指南解读、肿瘤耐药对策、ADC药物在多种实体瘤中的治疗进展、罕见靶点探索及晚期肿瘤优化治疗策略等,展示了肿瘤内科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此次深度交流,学科能真正实现“治”与“养”的协同并进,使患者获得更科学有效、生活质量更高的治疗方案,为推进“健康绍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