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祖孙好医生:“永不退休”的外公和“随时都在”的外孙

祖孙好医生:“永不退休”的外公和“随时都在”的外孙

2025-10-14 阅读量:217 作者:肖立华、罗青 作者科室:全科医疗科护理单元 编辑:吕洁妮 编辑科室:宣传统战部

外孙1.png


在绍兴,提起裘怿钊大夫,不少老患者都能说上几句他的故事。

从医这么多年,裘大夫凭着高尚的医德、过硬的医术帮助过许多患者。他利用业务时间,自己学习了好几门外语,还翻译、编写了10多本医学书,这些著作到现在都还是医生们的好帮手。

1987年,他被评为国家卫生部“不退休医生”称号;2021年,他又荣获“浙江省医师终身成就奖”……这些荣誉,是对他一辈子行医的最好肯定。

外孙2.png

102岁的裘怿钊老院长

医学书仍不离身

裘怿钊大夫的医者精神

也深深激励着他的后辈

……

在全科医疗科的病区走廊,总能听到大家亲切地称呼 “雷哥”——这是主任医师钟雷的专属称呼。同事说“有事找雷哥准没错”,患者说“看到雷哥心里就踏实”,这份信任的背后,藏着他从医多年的坚守,更藏着一段跨越年代的医者传承。

钟雷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向往,早在童年时就被外公裘怿钊悄悄种下。外公是大夫,一辈子从医,心里自始至终没放下过患者,即便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依旧坚持坐诊,用行动践行着“不退休”的承诺。年幼时的钟雷总爱看外公耐心地听患者述说,仔细地写病历,看患者愁眉苦脸地来,舒舒心心地走。那时他还不懂“医者仁心”的深意,只觉得外公身上有种特别的力量——能把别人的痛苦慢慢化解,能给别人带去健康的希望。

“当医生能帮到别人,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外公的言行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长大后,他循着外公的脚步,也穿上了白大褂。

每一天,钟雷总是科室里第一个到病房的人。当清晨的阳光洒进病区,他已在耐心为患者和家属答疑解惑,问问老人夜里睡得好不好,问问患者服药情况等等,他常跟家属说:“情况要是有变化,可以随时叫我。” 这句话不是随口说说,而是他多年来的行动准则。

外孙3.png

有一天深夜,他刚躺下没多久,就接到科室医护人员的电话:一位患者突发紧急情况,正在抢救。他急急忙忙就往医院赶。夜里的路太黑,匆忙中他不小心摔了一跤,脚踝钻心的痛感顺着腿往上窜。可他没敢耽误时间,一瘸一拐地继续往医院跑。直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下来,被顺利安顿好,他才有时间处理自己的脚踝受伤。

在日常工作中,钟雷会带着年轻医生一起分析复杂病例的诊疗方案,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从用药细节到医患沟通技巧;带规培学生时,他也总是手把手指导,学生们说:“雷哥带教特别认真,他要确保我们真的懂了才放心。”在基层卫生院联合病房,也经常出现他帮助基层医生解决难题的身影。

外孙4.png

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医院组建抗疫突击队的消息一传开,钟雷便毫不犹豫就报了名。当时的隔离病房更是“高危区”,可他只想着“我是医生,这时候就得上”。在隔离病房的这一待,就是连续60多天。他每天连轴转,既要负责患者的诊疗,又要关注大家的心理状态,有时候忙到凌晨才能歇一会儿,那时有人问他怕不怕,他说:“穿上隔离服,就顾不上怕了,患者还等着我们呢。”

每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大家计划着出游或休息,他依旧守在全科医疗科岗位上,被同事们笑称为“不下班的医生”。

“外公一辈子都在为患者忙,我现在做的,只是把他的责任接过来而已。” 钟雷说这话时,语气很平淡,却藏着最真挚的初心。

从外公裘怿钊“一辈子不退休”的坚守,到钟雷“随时都在”的担当,这对祖孙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却用行动诠释了医者最朴实的初心——把患者放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

在每一个需要他的时刻,钟雷依旧在续写着这份传承,就像外公当年那样,用温暖和专业,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