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第二届“医师节”暨“技术月”系列活动之五——《抗菌药物选择的“艺术”》讲座

第二届“医师节”暨“技术月”系列活动之五——《抗菌药物选择的“艺术”》讲座

2015-06-18 阅读量:708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6月16日下午,医院学术报告厅学术气氛浓烈,第二届“技术月”系列活动之讲座正在这里举行,来自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浙江省呼吸学科带头人周建英教授的《抗菌药物选择的“艺术”》精彩讲课获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众所周知,抗菌药物在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但是滥用抗生素却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进一步增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横亘在广大医务人员面前的难题。周建英教授针对这个难题,进行了有“理”有“据”、步步深入地讲解。首先她具体讲解了“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超广谱β-内酰胺酶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ESBLs的个体化治疗”等治疗指南。随后,通过典型病例分享,深入浅出地指出,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注重病史和体检,不断收集、分析、寻找诊断信息,根据“白细胞、NAP、PCT”等“炎症指标”,“血压、尿量、血小板、INR”等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结合不同感染部位的常见感染性病原体,评估可能的病原体和耐药性后,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待感染部位、病原菌及药敏明确后,再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然而,周教授也指出不恰当的初始抗菌治疗将导致呼吸性相关性肺炎,使危重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因此需要进行合适的抗菌药物选择,正确的给药时机、剂量和途径。应用CURB-65评分(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及PSI评分(肺炎严重指数)合理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病情,从而选择恰当治疗方案;并充分应用痰培养的排除价值及对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的调整价值,及时对抗生素用药方案加以调整和纠正。

      讲座结束后,周教授对本院医务人员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严谨的学风留下了深刻印象,表示赞赏。大家也纷纷表示听课后受益匪浅,为临床上如何合理、规范、安全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思路,这必将使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医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