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英国临床进修体会

英国临床进修体会

2015-08-21 阅读量:702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作为“年长的”医生,有幸被省卫计委及我院选派去英国进修学习,是一件非常lucky的事。
      这次参加学习活动的有37位来自浙江各兄弟医院的同仁,为期三月(自2015年5月初至8月初),分别选派至英国伦敦的三家医院和西南地区的三家医院。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系统是英国医院的核心内容,是英国形象的代表,也是政府和大英帝国人民最引以为豪的政策。英国有类似的NHS系统共300多家,我们所在的医院与其他2家较小的Barnet医院、Farm Chase医院联合成为全英最大的NHS系统之一,下面有各自所属的社区医院。政府拨款给NHS系统,对其进行管理特别是资金,包括医护人员的绩效、病人的医疗支出及医院的扩大再生产等等。最大的亮点是全民免费医疗及医疗保健分层服务(包括两级:初级为社区医疗网、二级为综合性医院)。
      一、学习概况:
      1、临床: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导师Dr Kin Man 和Dr Laurent 给我安排最多的是临床。出去进修前,我们有一封邮件发至对方接洽单位,把自己想学的想看的发给教学处,然后根据你的专业和想学内容挑选导师。可能我提的要求比较多,所以安排了我2个大医院、1个社区医院和1个全球最大的残障儿童学校的临床实践与观摩。
      2、教学:伦敦皇家自由医院是UCL的主要教学医院之一。UCL医学专业位列剑桥大学之前,所以英国的当地医学专业的顶尖学生会在剑桥学习1-2年然后转至UCL继续深造医学。我们过去时刚好有一批新的实习生、进修生及fellow上岗,一起参加了他们的岗前培训,包括沟通技巧、医患纠纷防患、仪貌仪容甚至灭火器的使用等等。医院还每周为我们在该医院学习的16名中国医生安排1次集中学习的时间,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绩效考核、安护疗法、临终关怀、慢性病如老年痴呆的管理等等。
      3、科研:皇家自由医院是UCL大学的附属医院,UCL部分科研工作者长期驻扎在医院内部,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场所,所以能做到临床与科研的真正一体化,但临床与科研又是分两条线走的。每周他们的临床医师与科研工作者会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促进。
      这次给我们上科研课程的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阮雄中教授,他曾在协和医院工作,考入UCL博士后,毕业后留在UCL工作。在他的牵头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UCL联合做了许多重大科研。期间正巧重庆市政府领导及重庆儿院的同行来英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参观访问,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活动,观摩了他们的学习、谈判、参观英国最大的儿童医院等议程。
      二、学习体会
      1、规范:虽然员工来自100多个国家,有着不用的肤色和不同的口音,但行医过程中的每一套程序每一个步骤都是规范统一的,大到疾病的诊治步骤,小到病人进入诊室后的自我介绍和对进修医师的介绍。NHS系统的医疗信息实行共享,方便病人的同时起到医生间的相互监督。
      2、精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做得天衣无缝,除了值班者携带呼机外,示教室的墙壁上安装呼叫器,确保紧急状态下能随叫随到;幻灯片的灯光是缓亮缓暗的,使眼睛有一个适应过程……
      3、敬业:绝大部分员工非常敬业,没有怨言,哪怕是清洁工。特意观察了清洁工清扫病房的过程,一边哼歌一边打扫,感觉他是在做一件享受的事情。英国的保障制度很好,不喜欢这项工作随时辞职,喜欢才干的吧。英国医生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与认同感,患者尊重医生,我的房东与她的邻居闻听我是医生,油然起敬,也是这个原因吧。
      4、绅士:全民的素质整体很高,不仅表现在语言上,如“Excuse me” 、“Thank you”是应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也表现在行动上,如排队就是体现他们绅士的常见方式,也表现在他们进出门口时帮别人开门,通过斑马线礼让行人等等方面。
      5、团结合作:不管是临床还是科研工作,都有团队,一个单位,一个人的工作充其量是个体户,在他们看来团队的协作才是真正强大的。比如说1个小儿癫痫病人下面有全科医生写信预约,门诊有6-7人组成的团队看病,看完再次写信告诉全科医生的就诊情况,下午再有团队进行讨论,社区专科护士进行随访,学校老师的教育等等组成一个强大的团队网络;MDT在各科室各学科非常常见,往往会有多学科,上下级医院同道一起参加……
      6、医患沟通:英国医院非常重视病人的感受,也就非常重视与病人的沟通,这与他们的预约制度使病人量少也有一定的关系,病人就医时间充裕,往往能看到医生与病人见如朋友般聊病情,握手,医生甚至双膝跪在或者蹲在病人旁仰视与病人沟通。
……
      感谢长年工作的临床经验,感谢职能部门的工作实践,使我带着问题去看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往往每次讲课完毕,我还有问不完的问题,直到下一个老师讲课为止。这次在英国的学习经历,丰富了我的阅历,潜移默化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记忆,感谢生活,感谢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小儿内科 邵晓丽)
伦敦皇家自由医院进修的浙江医护人员与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