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越医之爱健康促进行动14——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2016-03-15
阅读量:684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肾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12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达1.195亿。2016年3月1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肾脏病,从娃娃抓起”,我院肾内科主任沈水娟应邀在绍兴图书馆为热心市民作了一堂“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的健康讲座。
讲座中,沈主任通过图片向大家介绍了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使大家对肾脏病有了直观的认识。她指出,目前我国常见肾脏病是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而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肾病越来越多。沈主任指出,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肾脏病家族史,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蛋白饮食、吸烟、过度饮酒和年龄65岁以上等,所以这些人群更要引起警惕。
针对目前慢性肾脏病不容易早期发现甚至漏诊的状况,沈主任为大家剖析原因。她说,肾脏不像心脏每时每分都在跳动,不像肺脏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尽管肾脏也是时时在工作,扮演着体内“清道夫”的角色,过滤并清除代谢废物,但它却被冠以“沉默的杀手”,因为慢性肾脏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由于肾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即使肾脏功能已经损失50%,仍可没症状,查血肾功能仍表现正常,但到达尿毒症期,不但威胁生命,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沈主任对慢性肾脏病早期防治支招。她说,对没有肾病的人群(健康人群),要做好预防,包括清淡饮食、减少盐的摄入;平衡膳食,适当多饮水、不憋尿;有计划坚持每天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当患扁桃体炎时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戒烟限酒;避免滥用药物等等。
对高危人群要及时有效干预,防止慢性肾脏病发生(一级预防),包括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高血脂),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合理饮食,坚持相对应的低盐、低糖、低嘌呤、低脂饮食;密切观察血压、血糖、血尿酸、血脂等指标;至少每半年1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查。
对已有早期肾病的患者要及时有效治疗,延缓或逆转慢性肾脏病进展(二级预防),包括积极治疗原发肾脏病,控制蛋白尿;低蛋白饮食;避免或及时纠正慢性肾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坚持治疗和随访。
围绕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沈主任还介绍了儿童与肾脏病的防治,当遇到儿童排尿异常(夜尿增多,尿量减少),尿色异常、泡沫尿 ,不明原因的眼睑或下肢水肿 ,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 ,高血压,胎儿产检有泌尿系统异常,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等情况时,要警惕肾脏疾病。
最后,沈主任还介绍了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老年肾脏病防治的注意事项。听完讲座后,市民纷纷提出各种问题咨询,并希望我院医护人员能多到图书馆、社区等开展这样的健康讲座。 (肾内科、公共卫生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