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医生谢建平:仁心仁术,把大爱洒向新疆大地!
2017-07-17
阅读量:767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3月15日,一位维吾尔族老大妈坐在病床上向绍兴援疆医生谢建平连竖大拇指,送上了一个大大的赞,她就是突发脑梗死后经过谢建平医生在阿瓦提首次开展CTA颅脑三维成像技术分析病情、精心治疗后顺利康复的库尔婉克孜.卡迪尔江大妈,她用维语说:“如果没有谢医生的帮助,我现在真的无法想象自己的处境。绍兴援疆医生,亚克西!”
谢建平进疆前是绍兴市人民医院临床四支部书记,神经内科主诊医师,副主任医师,介入中心副主任。今年初,他克服种种实际困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要求参加援疆工作。对此,领导和同事感到惊讶,因为他已经有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而且单位一时也舍不得他;家人更是想不通,儿子正念初中,处于可塑期的他正需要父亲的时时教导,更何况家里还有一位年迈体弱老人需要他来照料,习惯于平时丈夫“模范”的妻子鲁敏顿觉手足无措。成为援疆医生后,谢建平担任了绍兴援疆指挥部医疗组组长、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自进疆一刻起,谢建平对此就有着清醒的认识。援疆就是为了让新疆各族群众真切的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新疆的重视和关怀。作为医务人员能够参与这样一个伟大的民生工程,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也是无上的荣誉。为此,他始终以“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奉献”的“六个特别”援疆精神激励自己,以“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为契机,扎扎实实履行着对口援疆的医疗任务。思想上的升华使他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援疆工作,进疆后他在绍兴援疆网及其它各类平台上发表援疆感想、思想、心得等文章12篇,受到浙江日报、阿克苏日报、绍兴日报等媒体报道4次,接受阿瓦提电视台采访7次,收到锦旗1面。
相比于内地,在医疗环境和条件方面的确存在着一些“短板”。谢建平主任利用自己优势和技术特长,积极开展科室业务,针对阿瓦提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在神经科开展的CTA颅脑三维成像技术的开展与应用,填补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技术空白,使得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在血管性疾病方面的病因诊断得到了极大提升,许多当地患者不用再去上级医院检查和诊治,节省了患者许多人力和物力,大大造福于当地百姓,获得了阿瓦提电视台专项报道。这项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既拓展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医疗业务,也提高了医院及援疆医疗团队的知名度。利用该技术在医院的全面开展。智力援疆更多是理念上的输入,针对医院目前在卒中诊治方面的现状,他整合急诊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放射科和超声科等多学科资源,制订各项流程和制度,积极创建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目前卒中中心的筹建已处于中期阶段。在这期间,谢建平主任完成的门诊病人累计450人左右,急诊及疑难病人会诊共48人次,抢救危重病人21人次,举行标准的三级查房16次,建立科室制度规范1套,大大拓展了科室收治疾病种类,提高了科室病床的利用率和拓宽了各级医生的诊断思路。同时谢建平主任还积极协调各方关系,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已输送6名优秀医生到绍兴市人民医院医院进修培训。
作为援疆人才,为期一年半,最主要的还是要为受援地培养带不走的医疗专家。因此,谢建平非常重视当地医院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传帮带”工作。他利用传帮带工作室这一平台,开展每周一次专业讲座,每月一次专题交流。通过查房、讲课等方式开展帮带工作。截止目前,共开设大小讲座18次,医学知识大讲堂2次。他还紧抓徒弟医疗质量,对年轻医生以“三基”和诊治基本功为重点进行辅导,对高年资医生以解决疑难危重病人的综合救治能力为着力点。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与专业指导,所带徒弟业务和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基本能在科室独担一面。在他的领导和其他援疆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阿瓦提县人民医院传帮带工作室获得阿克苏地区人才示范点工作室称号,同时在省、市指挥部和阿瓦提县委领导的调研和视察中获得了高度肯定和评价。在积极开展医疗工作和传帮带工作的同时,作为援疆医疗组长的他,还带领医疗组其他援疆专家,积极下乡到维族同胞居住村庄多次开展义诊活动,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绍兴市援阿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