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市人民医院“仿生人工骨”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一个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微创”便可搞定
2013-12-27
阅读量:894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把甲处的骨头取出来,移植到受损的乙处,这是传统的自体骨移植方式。但现在,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医生仅需在患者身上提取数毫升的骨髓组织,“种”入患处,半年至一年后,这些细胞“种子”就可再生出正常的骨头来。近日,这一“仿生人工骨”技术获评省卫生厅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专家称,该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传统的自体骨移植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会给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钱宇介绍,而仿生人工骨技术不需要“拆东墙”,只需提取能生成骨头的细胞,“种”到需要的地方,通过“支架引导技术”,诱导它生成需要的骨头,整个手术过程只需要两个小时,“让一个可怕的手术变成了一个更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但为了这一天,钱宇和他的团队研究了8年。2009年,他首次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医学杂志《组织工程》上,获得国际同行的关注。经过进一步完善后,该项技术获评为2013年度省卫生厅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钱宇介绍,该技术主要针对老年性颈椎、腰椎病,目前已有近30位患者接受了该项手术。市区73岁的胡阿姨就是受益的患者之一。2010年,她因腰椎压缩性骨折住院,因年老体弱,多家医院都不敢为她实施手术。钱宇尝试采用“仿生人工骨”技术,从其背上提取10毫升骨髓组织,植入其腰椎病患处。手术后不到一年,胡阿姨的患处即长出了正常的骨头。在昨天的复查中,CT片显示一切正常。(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