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师徒结对 青蓝相融
2014-06-16
阅读量:852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天山网讯(通讯员陈晓增报道)今年5月下旬,记者跟随中新社采访团一行赴新疆阿瓦提县人民医院采访浙江援疆人才传帮带示范点情况。
在采访该院眼科的年轻医生朱晓丽时,她的言语中流露出几分羞涩,反复给记者重复一句话——“目前我还不能单独看眼科疾病”,生怕记者在报道中说明她可独立看眼科常见疾病后,师傅黄金鸥再也不会给她传授技艺了。
黄金鸥是浙江第八批援疆医生,来自绍兴市嵊州市人民医院,今年3月10日与朱晓丽结为传帮带对子。在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边实际操作边给她进行辅导。“我只给她讲过一次——要注重自身理论学习,没想到她还当真了。”黄金鸥说,朱晓丽特意从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眼科学》,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研读。
“有时发现她给我提出的问题很专业,使我不得不刮目相看,也为她在工作中的进步由衷地感到高兴。”黄金鸥说,在检查病历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内容没有给她传授,她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合于其中,而且十分专业,这说明她已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眼科实践之中,她的这种敬业与学习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
在黄金鸥看来,这样的师傅很好当。
“谁说新疆的医生不如内地医生在学习医疗技术知识方面,他们能做到一点就通。”这是来自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张霖对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生的评价。
今年4月,该院急诊科接收了一名小儿患者。由于患者家属延误,等医生赶到现场检查时,病人已没有心跳。但即便如此,接诊医生对病因心存疑团,给张霖反映相关情况,向他求教。张霖根据病人身上有瘀点瘀斑、高烧、抽筋、呕吐等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这是20年前流脑病回潮的迹象。
基于此,张霖立即给院领导报告,由院方向县卫生局紧急汇报,引起县领导高度重视。全县卫生系统立即启动防控预案,由张霖制定出详细的应对与防控方案。果不出张霖所料,该院连续一周接诊10几例流脑病人。张霖以现有病人为活教材,带领全体儿科医生齐上阵,使10几名流脑病人转危为安,有效控制了流脑疫情,也给全院儿科医生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并在此基础上,张霖在全县卫生系统举办讲座,专门讲授流脑疾病的医疗与防控知识。
“这次流脑病人的治疗与疫情防控取得圆满成功,应该感谢浙江来的张霖医生。”谈起这一经历,该院儿科主任古丽扎尔显得特别激动与自豪。
“这里的医生很好学,而且学得又快又好,儿科全体医生都学会了流脑疾病的治疗与防控知识。”张霖给介绍说。
新生儿护理医生培训、设立早产儿区与抢救区,调剂6名护士、一名医生……在省、市援疆指挥部领导的帮助下,张霖等人通过筹建、试运行,该院无陪护式、无交叉感染的“新生儿病室”近期启用,将成为该院儿科的又一里程碑。
从病人的细节以及临床抓起,是来自绍兴市人民医院的援疆医生金国萍带徒弟的基本方法。“这里的医生不仅是我们的翻译,还是我们的朋友,更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具有新疆特色的东西。”金国萍说。
据记者了解,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共有7名援疆医生,结对传帮带的本地医生达12人。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绍兴市援疆指挥部要求支医人员在顶岗补缺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后方资源,把工作重点放在“师傅带徒弟”上,通过建立加强传帮带工作的运作、评价和激励机制,运用按需施教、结对帮教、言传身教、巡回帮教等形式,达到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不断提高智力支持项目的有效性。作为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援疆人才传帮带示范点,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在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建立专门的“传帮带示范工作室”,搭建起医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新型平台,计划为阿瓦提县人民医院打造一支走不掉的人才队伍。3个月来,该院7名援疆医生与结对医生、相关科室医生接纳门诊病人2150人次,施行120例,抢救危重病人113人,为该县填补了深静脉穿刺骶管麻醉技术等5项医疗技术空白。
“脚踏实地,留下美好回忆。”在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办公大楼一楼大厅,记者看到援疆医生金国萍留下的援疆心语,它代表了全体浙江援疆人的心声。
告别阿瓦提县人民医院,同行者为浙江援疆医生恪尽职守培养当地人才感到欣慰。交换了意见后,所有的人认为,应为浙江实施智力支持类项目惠及受援地肃然起敬,从领导到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