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学医阳光男孩今在杭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4-08-04
阅读量:814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2年前参与采样 2月前与远在北京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在医学上,造血干细胞被称为“万能细胞”,能够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而目前,中华骨髓库库容已达185万人份,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却只有4271例。可见,任何一个有愿望帮助他人的志愿者,其被选中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对于温州医科大学的韩龙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就在两个月前,经过初配和高配,其造血干细胞与一位远在北京的44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今天,韩龙将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完成他心中的愿望。
为捐献已来杭州准备3天
每天需要注射两次动员剂
韩龙今年23岁,老家在绍兴上虞,目前是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0级11班的学生,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实习。在今年5月底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他等了两个月,7月31日,终于来到杭州,为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做最后的准备。
昨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来到了韩龙入住的酒店,在10楼朝南的一个房间里,见到了他。
白T恤,蓝色牛仔短裤,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会露出大白牙,韩龙很腼腆。有些黝黑的皮肤,加上一米八的个子,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男孩。“身高在打篮球上有优势,黑是因为打篮球晒的。”他笑着说。
按照计划,韩龙只要在今天(8月4日)上午8点,到浙江省中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可为什么他7月底就来杭州了呢?
“在干细胞采集前,需要注射9针左右的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方便采集。”韩龙告诉记者,自从7月31日中午到杭州后,他每天早晚都要到医院进行动员剂的注射。“这几天还要好好休息,注意饮食,不能生病。平时没机会来杭州,昨天天气比较好,我还去西湖边转了一圈,可惜就是人太多。”韩龙笑着说。
在他的左右两只胳膊上,都能看到注射动员剂留下的针孔。
在学校偶然参与采样
2年后与患者配型成功
回忆起当初是怎么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韩龙说,这完全是一次偶然。
2012于4月的一天中午,韩龙和同学下课,正巧经过学校的一处广场,而在广场边,一群志愿者以及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正在宣传“血液银行”公益活动。
“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活动,和中华骨髓库是相连的,当时很多同学都报名抽了5毫升的血,我也报了名。”韩龙说,因为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当时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在2年后被选中。
与他配型成功的,是一位远在北京的44岁男子,身患白血病。韩龙捐献的干细胞,可以挽救他的生命,不过对于这位男子,韩龙除了年龄和性别,其他一无所知。“算是一种可以深埋心底的缘分吧。”他说。
连毅是温州医科大学的老师,也是韩龙学校的教导员,这次他陪着韩龙一同来到了杭州。他说,在韩龙之前,学校已有4名师生成功捐献了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