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绍兴晚报】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生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绍兴晚报】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生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2015-01-15 阅读量:727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黄志坤医生作为绍兴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于2013年7月进驻西藏那曲比如县人民医院,历时一年半,于2014年12月圆满完成援藏工作,回到绍兴。
  黄志坤医生支援的那曲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氧浓度只有平原地区的75%,生活条件是西藏北部最艰苦的地方,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风雪期和土壤冻结期,交通十分不便,没有网络,没有自来水,断电是经常的事。比如县人民医院条件更是简陋,没有X片、没有胃镜、没有麻醉医生。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比较恶劣。
  作为援藏干部中首批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中,黄志坤医生克服种种困难,充当起了全科医生,共计接诊大外科、大内科、儿科等各类病种3700人次,会诊20人次,开展手术20例。其间成功抢救一名产后大出血休克病人,得到了家属和比如县藏族同胞的赞扬,并被西藏比如县政府简报表扬。在停电的情况下他成功为一个宫外孕患者实施了手术。他还积极参与“送医下寺庙”义诊活动,为茶曲乡达姆寺、热登寺僧人和当地群众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在藏期间,黄志坤医生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根据当地医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情况与特点,定期安排小型学术讲座,向临床医生讲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医护人员;强化外科系统医师的基本操作技能,强化无菌操作管理;并帮助比如县两名藏族医生到绍兴市人民医院免费学习培训1年。他还利用返绍探亲的机会,向绍兴市人民医院领导反映了“当地医院一本图书都没有”的状况。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叮嘱他精心选购一批医学与医院管理类书籍,供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学习和查阅之用,希望积少成多,逐渐帮助当地医院建立起图书馆,为提高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年半的援藏工作,黄志坤医生不仅为西藏高原人民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还在援藏干部和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了吃苦耐劳的良好形象,出色地完成了援藏工作,得到了比如县政府的高度赞扬。
  在回来后的援藏感悟中,黄志坤医生这样写道:“藏族同胞在面对艰苦生活时的那份乐观情怀,藏族患者在面对生死时的那份从容淡定,使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真正的净化。我为能够参加援藏工作感到自豪。无论我在哪里,我愿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为藏汉民族的世代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