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特色诊疗- 区域专病中心- 呼吸内科专病中心

呼吸内科专病中心

2023-01-14 阅读量:59043 作者:呼吸内科 作者科室:呼吸内科 编辑:呼吸内科 编辑科室:呼吸内科

专病中心简介

  绍兴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是浙江省第二批认定的浙东地区区域专病中心,学科以 “提高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率、深入开展呼吸介入及呼吸肿瘤个体化治疗、规范慢性气道疾病及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疗”为三个主攻方向。开设呼吸专家门诊、专科门诊,还开设哮喘、肺部小结节、慢性咳嗽、戒烟等专病门诊。

  呼吸专业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组建呼吸科,是一个以呼吸病临床医学为主,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专业性学科。目前也是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浙江大学沈华浩教授工作站。拥有一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临床和科研队伍,整个队伍团结奋进,逐步建成了一支有良好专业素质,高尚医德医风的学科队伍。各级医师均能掌握相应的技术,已经形成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具有诊治各种疑难危重症和进行高难度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介入技术操作的能力。学科拥有先进呼吸机、监护仪、多导睡眠监护仪、电子纤维气管镜等专科仪器,可全面开展呼吸专科领域里的各种诊断、治疗技术。医院在设备采购更新、人才引进培养、科研学术创新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优先考虑。建立了学科建设经费专项帐户、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近年来医院已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学科设备引进、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合作。

  学科积极开展临床业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专业细化,设立呼吸危重症、肺癌及介入、慢性气道疾病及呼吸感染等亚专业学组,积极申报承担省市级课题,安排人员参加国内外进修及学术交流,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呼吸机新智能模式应用,开展的呼吸内镜介入技术、胸腔镜诊治疑难胸膜疾病等方面达到省内领先水平。通过持续等建设发展,呼吸内科已在专科规模、设施设备、技术能力、人才结构等整体实力上有明显提升,成为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学科。

呼吸内科专病中心亚专科建设

一、 呼吸危重症亚专科

主要针对呼吸危重症的救治,建立完整的呼吸危重症救治体系,主要针对各种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危重肺栓塞,重症急性病毒性肺炎等,利用ECMO技术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技术,提高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残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呼吸肿瘤、介入亚专科

成立肺部介入诊疗中心,全面开展肺部疾病的介入治疗,目前主要涉及3个领域:良恶性气道疾病的诊治,胸膜疾病的诊治及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综合运用纤支镜下的高频电灼、圈套、氩气离子体凝固、气管支架置入等手段处理各种良恶性气道狭窄,尤其是解决复杂中心气道狭窄的问题,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积极开展内科胸腔镜对各类胸膜疾病的诊治,提高胸膜疾病确诊率,减少开胸手术机率,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利用各种介入治疗手段,制定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配合全身化疗及靶向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尽可能缓解肿瘤的全身及局部症状,可进一步延缓病情,提高生存时间。


三、 慢性气道疾病及肺部感染亚专科

1. 开展慢性气道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对慢性气道疾病的治疗、监测、随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流程,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完善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治疗方案,实行分区电子归档管理,利用我国慢病管理经验,整合周围社区对慢性气道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

2. 肺部感染的优化抗感染策略:感染性疾病是呼吸道常见病之一,我科着重建立完整的病原体耐药监测体系和公共预防机制,重点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力争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

呼吸内科专病中心开展的技术

一、内科胸腔镜技术

内科胸腔镜是一项呼吸内科微创诊疗技术,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膜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壁层活检,对胸腔积液和气胸等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应用于经多种无创方法仍不能明确病因的胸腔积液,肺癌或胸膜间皮瘤的分期,已开展胸腔镜检查100余例,取得良好诊断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


二、呼吸危重证救治

本中心拥有设备完善的重症监护病房, 在呼吸危重症、呼吸衰竭抢救和呼吸支持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在人工气道管理、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监测技术、气体代谢分析、细胞氧合评价等方面处于省市领先水平,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危重型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肺栓塞、重症肺心病等病种的抢救成功率较高。已成功应用体外膜式氧合(ECMO)技术抢救极重呼吸衰竭患者。


三、经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EBUS-TBNA)及虚拟导航引导下经超声支气管镜肺活检术(VBN-Radial-EBUS-TBLB)

本院在区域内率先通过虚拟导航(VBN)引导,利于外周径向超声(Radial-EBUS)探查肺外周病灶并完成活检(TBLB),进一步联合快速现场评价技术(ROSE)进行样本初判,或者运用先进的超声支气管镜进行纵膈淋巴结针吸活检术,明显提高了肺外周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并提高了肺部恶性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四、气道良、恶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本院综合运用纤支镜下的高频电灼、圈套、冷冻、激光、氩气离子体凝固、球囊扩张、气管支架置入等手段处理各种良恶性气道狭窄,疗效好、安全。对气管支气管肉芽肿,气管肿瘤,支架植入术后肉芽增生阻塞等的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了病情,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肺肿瘤病人的微创治疗方法,术后肿瘤不同程度缩小或增大减缓,缓解患者症状。

六、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在大咯血、难治性咯血等患者中开展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均取得了明显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