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
Key Disciplines
浙江省中医药创新类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绍兴市医学重点领先学科,绍兴市康复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系全国首批25家之一的中国康复医学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医学专业基地,首批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医学专业基地,首批浙江省康复医师执业资格增注培训基地,长三角智慧康复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康复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设有前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励建安(院士)专家团队工作站。2010年绍兴市政府与荷兰政府签定了总投入230万欧元的中-荷康复医学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在技术、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多年来一直是绍兴地区康复领域的标杆。
学科一院两区共开放床位80张,现有医、护、治专业康复团队共60余人。昌安院区下设二层康复病区、一层康复治疗区(约3000 m2)、康复门诊和高压氧治疗区;镜湖院区设有康复门诊及独立康复治疗区(约600 m2)。学科拥有总价值2600余万元的各类国际国内先进设备,主要包括3D步态分析实验室、LOKOMAT下肢机器人、上肢康复机器人、虚拟场景训练系统、水疗等。学科以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盆底脏器康复及MDT早期康复等为主方向;以三维步态分析、动态吞咽造影摄像、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等为评估手段;以超声可视化PRP、肉毒毒素、高糖注射治疗,球囊扩张治疗,LOKOMAT下肢机器人,经颅磁刺激,盆底磁刺激,水疗,SET悬吊治疗等技术为特色,在诊治范围、评定手段、治疗技术等方面位居省内先进、市内标杆,其中多项技术填补全市空白。
学科整体科教水平位居省内先进,现任国际级副主委、国家级常委、省级常务理事/副主任/常委、市级主委/副会长/秘书长等各级各类学术职务80余人次。学科带头人系首批绍兴“名士之乡”特支计划卫生健康拔尖人才,后备带头人均系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硕导2人,高级职称13人,博士1人,硕士16人。承担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省部级2项;发表各级论文近200篇,其中SCI及中华级论文近30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承担国家级、省级继教项目20余项。先后受邀参与撰写《创伤康复学》、《康复医学科管理及诊疗规范》、《表面肌电图诊断技术临床应用》,参译国内首部《Hoppenfeld骨折治疗与康复》等书著,参与多个专家共识编写工作,并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上进行主持、讲座及论文交流与讨论。在技能竞赛、病例大赛及英文演讲等各级各类赛事中,多人多次获得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多项。学科同时承担多所高校的硕士及本科课堂教学、临床实习带教任务,以及本地区下级医院的进修培训任务。教学经验丰富,拥有国家级住培师资2人,省级高级师资6人,多人多次荣获省级优秀教师、校级教学优秀奖、优秀带教老师等殊荣;截至2024年度,所培养住培学员执医首考通过率与结业考通过率达“双100%”,多人多次获得省级住培康复医学专业优秀住院医师、省级住培病例大赛二等奖及“越医”住培奖学金等荣誉;基地获评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医学专业年度“三优”基地(优秀基地主任、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学员)。
学科注重人才培养,先后选送20余人分赴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UMC)、荷兰Rijnlands康复中心、日本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院、法国格勒诺布尔教学医院(Grenoble Alpes University Hospital)、新加坡樟宜医院、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系、香港九龙医疗集团等境外培训;多人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上海华山医院、广州中山三院、中日友好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国内康复医学界权威科室进修学习,且多次邀请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内外专家来科室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讲习,不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近年来学科积极推进康复医疗技术的扶植与推广工作,帮扶新疆、贵州等偏远地区,及当地下级医疗机构进行康复医学的学科建设,开展科普宣传及疾病的防治康工作,多年来为绍兴及周边地区的康复医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