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新加坡管理培训和医院参观、学习”匆匆而过,但学习中感受到的强烈冲击非常深刻,收获和体会颇多,今天我就谈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参观体会。
新加坡中央医院是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新加坡综合性医院,它也是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隶属于医学院和医院,用于培养医学院学生和医院的年轻医生。参观后有以下几点感受:
1、面积大、设施齐:它们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我院急诊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内部就像缩小版的综合性医院,不仅模拟学科覆盖全,而且各类设施新、齐全。如拥有最先进呼吸机、监护设备的模拟重症监护病房,各类专科模拟病房,模拟病房、急诊室的护理操作训练室,模拟手术室,胃镜、肠镜、气管镜、关节镜、膀胱镜、胆胰内镜及超声内镜等内镜训练中心,模拟介入中心,各类穿刺、分娩等技能训练中心;内部各类设施(如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胃肠镜、手术器械等)均与临床实际相同;同时他们还拥有各病种、各应急状况的模拟训练和考核模块,可以满足各类学生和年轻医生的培训要求。
2、逼真:拥有各类仿真性极强的人体模具,学生和年轻医生在训练时有与临床工作相似的感性认识,对提高训练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如气管插管训练模具可以全程观察插管过程和各解剖标记、呼吸机训练模具能观察各呼吸模式下的肺组织活动情况、心脏介入模具可提供各冠状血管的穿刺训练、内镜训练模具可在显示屏上提供真人相同的解剖结构和操作感受、分娩模具非常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分娩全过程。
3、高度信息化: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虽然面积大且设施齐,但仍然不能一次性满足全体学生和各学科医生的需要,为了有序、高效的使用各类设施,它们使用的预约、返还全程采用信息化管理。各病种、各应急状况诊治流程的训练模块可由各专科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信息系统中自行制定,更好的体现了模拟训练和实际临床工作的完美结合。
我院也拥有独立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内部设施较为齐全,同时作为第一批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我院每年培养规培、实习学生达数百人。但相比新加坡中央医院,我院技能中心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和年轻医生的兴趣不足(我院技能中心的设施也不少,但不够新、不够逼真、更新慢,与实际临床工作有一定的脱节,学生第一次应用后很难提起再次使用的兴趣);2、信息化管理不够:使用的预约未能完全实现信息化,使用流程较复杂,各病种训练模块较单一,无法实现个性化;3、面积不够大:由于面积欠大,很多新的设施无法到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随着我院领导的重视、经费的增加及新院和新科教大楼的建设,我们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一定会越来越好。(鲁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