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12月,我们一行有幸参加中国台北和台中医院组织的2018年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培训活动,通过学术讲座、科室跟岗、讨论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信息化、人工智能在临床医疗、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
首先,我们走进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12楼智慧(AI)病区,病区蓝护理长给我们介绍了AI病房。病患进入AI病房,只需要一台平板电脑就可完成所有诊疗相关活动。平板可以与病房大屏幕显示器通过蓝牙连接,在平板上了解自己所有住院诊疗相关的内容,包括住院须知、病房环境、治疗行程、诊疗说明、自费耗材、口服药、生理数据、点餐表、满意度调查、导购、医护的关心叮咛等等,每个模块内容都有详细的信息提醒,与护士工作手机相连。所有的知情同意均可在平板上完成,同时可保存签署人的影音资料。病患还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触屏操控病室环境,如窗帘、空调、电视、灯光等调节。患者可以通过平板非常便利地进行点餐,购买医用耗材、预约出租车服务。最有特色的是离床报警系统,高危病患起身离床时护士会第一时间接收到讯息并赶到病床边护理,同时还会提醒护士患者的身体某部分受压时间过长,及时翻身,避免压力性损伤发生。这些简便快捷无纸化的护理讯息,减轻了护士的负担,提高了病患的满意度,真正达到了病房智能化护理。
病房多功能电子白板也是AI病房一大亮点,设置在病区护理站里,涵盖了病人信息、病床动态、手术检查、病房公告、紧急应变、团队电话、各科医生值班电话、护士排班、温馨提醒、指标系统、跌倒感染的追踪等一系列医疗信息并进行全院整合,让病房中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够详细了解病患的信息。同时对护理评估的各种特殊提醒进行汇总,也可以查看具体床位,让护士能一目了然进行护理。各个系统之间都互联互通,可进行统计分类查看,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
护理E化工作车是另一大亮点,收治新病患时可以用此工作车进行床边信息输入;医嘱执行整合;病患手腕带条码识别;打印检验标签等等,简化了护理作业。同时此系统中也对曾在本院住院的既往史可以确认后直接记录,方便医护人员病史采集;进行信息化的护理个案交接,方便护士进行交接班;医嘱单上各项目用颜色来区分,方便护士进行执行;体温单上的每个点都链接护理记录相关内容,方便医护人员查看;临床处理危急值后会自动反馈给检验科,方便工作的相互督促;需要其他部门做的工作通过系统自动发送给对方,对方收到讯息后会到病房处置,方便院内部门的信息沟通。通过信息化应用极大的降低了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负荷,进而提升护理工作品质!
除了住院部的信息化建设亮点突出,门诊也有强大的信息化支持,在预约挂号系统中设置的“就医指导”,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体征来正确选择就诊科室,尽量避免挂错号,提高就诊满意度。根据各诊区的分类,完善门诊患者到诊后的签到系统,提高医生叫号率及看病效率。医院门诊资讯系统设立交通资讯和周边资讯板块,提供前来就医患者交通路线和公共交通信息,同时提供医院周边住宿及餐饮信息,方便病患及家属。
通过此次学习我们感觉到了AI建设对医院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对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可小觑。AI医疗,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