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台北之行,台北医学大学的进修推广处不光为我们安排了管理理论、理念等提升式的学习,还安排了实务学习。在台湾培训的第二天至第四天,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安排我们到双和医院进行了跟岗学习,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到各个对口部门了解双和医院的运作方式、管理方法及经验。
双和医院是台北医学大学下辖最大的一家附属医院,开放床位1500余张,工作人员3200余名,与我院规模类似。我参加跟岗的科室为资材组,隶属于总务室,负责医院所有物资的管理事宜。总务室包含6个部门,分别为资材组、采购组、出纳组、医工组、工务组和事物组,工作职责涵盖我院的事业发展处、总务处、设备处、招标办的所有工作及财务处的一部分职责。
资材组工作人员共7名,分工如下:1、财产登入人员1名,负责堪用2年以上的所有财产的交货验收、入账、财产序列号登记、条码制作、负责资产盘点等工作;2、耗材帐务1人,负责耗材的点收、批号录入、异常品的调研、新增耗材的市场调研、耗材委员会的工作等;3、库房管理5人,分耗材2人,检验材料1人,文具表单类1人,维修材料1人。负责物资的入库,记录批号与有效期,发货等工作。与我们科室职能相比,采购与财务人员不在他们的工作职责内。
初印象:接待我的资材组谢协足组长热情、周到、有问必答。无论提出什么问题,谢组长都毫不私藏,各类资料、PPT随时提供,解答耐心、细致。第一天从早上到傍晚,谢组长全程一对一讲解,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各方面全方位的解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二印象:他们的每项工作均有资料佐证,且十分丰富、详尽。双和医院已经通过了四次JCI检查,日常工作注重追踪管理,所有工作均有迹可寻。我提出的每个问题,谢组长都能立即拿出他们是如何处理的资料,并进行详细说明。
第三印象:信息系统开发到位,信息工具应用充分,且不断革新,保证数据的随时调用、分析。信息手段运用到位,每天六点都会汇总前一天使用的耗材量,发给各个领导审阅。库存动态管理十分精准,科学核定库存量,并利用十分有限的库房空间与人力,达到耗材的最大程度周转。且不断跟踪分析,调整库存产品种类,保证库房高水平的运转,提供临床高质量的服务。低耗产品的批号与有效期目前资材组是专人录入,占用很多时间,我院目前一部分已经实现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入库,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印象:在两天的跟岗学习中发现两院的差异确实存在,特别是采购方面,可能无法参照。但更多的是可以借鉴的内容,如库存量的核定、库存动态跟踪系统的建立等等。虽然双和医院历史不长,但其整个物流系统运行已十分高效,不是仅仅满足各类物资全部到位,而更着重于质量控制与持续跟踪,分析改进。持续改进的理念已根植于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这个正是我们目前需要学习加强的重要内容。
感谢医院工作人员两天的耐心解答,而且真是非常贴心,嘱咐我有问题可以随时邮件联络,这也算是一种追踪改进的方式了。
作者:茅艳萍(事业发展处)
审核:王佳(院办)
责编:王佳(院办)
投稿信箱:32343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