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晚报】阿姨大腿根部多了个“痣”? 原来是一只蜱虫! 野外活动时,应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

【绍兴晚报】阿姨大腿根部多了个“痣”? 原来是一只蜱虫! 野外活动时,应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

2021-05-18 阅读量:1352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7]I$T6XT1JRKUA5ZMEZ}QTT.png


皮肤上有个小黑点,类似黑色小肿物,远看像一颗痣,仔细看居然是一只活体蜱虫!越城区的陈阿姨很是庆幸,多亏她及时来到绍兴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避免了被蜱虫叮咬后的一系列问题。

  上周,陈阿姨来到该院皮肤科,告诉接诊的张建青医生,“五一”假期,她和家人去山区游玩,山上树多、草多,估计就是那时候惹上了蜱虫。回来之后也没有任何不适,1天前觉得大腿根部有点轻微疼痛,一看发现忽然“长”了一颗肉粒,自己用力拽了拽,还拽不下来,于是第二天急忙赶到医院。

  张医生介绍,陈阿姨是今夏该科室接到的第一例被蜱虫叮咬的患者,给患者局部注射了利多卡因后,完整地取出蜱虫,患者局部伤口也消毒处理了,目前患者状况良好。

  “取出来的时候,蜱虫还在蠕动!”考虑到蜱虫叮咬后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张医生提醒广大市民,野外踏青和露营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皮肤表面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在进入森林、草地时最好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颈部最好加围巾,不要穿凉鞋。离开时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可以防止将蜱虫带回家。一旦发现有虫叮咬、钻入皮肤,不要生拉硬拽、强行拔除,否则其口器很容易留在人体内引起发炎,感染病菌,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可用酒精、松节油等涂抹,使虫头部放松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叮咬部位出现发炎、溃烂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资料链接

  蜱虫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中,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干瘪如绿豆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如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1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