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晚报】支部书记给一位党员的信

【绍兴晚报】支部书记给一位党员的信

2021-07-15 阅读量:1372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一封家书黄玲娟.jpg





尊敬的黄玲娟同志:

您好!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十六年前那个七月流火的仲夏,在镰刀与锤头的见证下,举拳庄严宣誓的情景?我想,您应该会铭记这一刻。因为,自那时起,您正式加入了一个神圣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此,拥有了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和追求。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短短80个字,铭刻成您人生路上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做人原则。

2003年至2005年间,当时医院进行科室调整,把肿瘤科从绍兴市人民医院东街老院区搬迁到了云东路的“非典”备用病房,而您正是这个新搬迁的肿瘤科二病区护士长。因为“非典”备用病房没有真正启用过,一下子涌入100多位患者,运行初期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您没有退缩,在肿瘤科老主任单水阳同志带领下,您仿佛化身无数:一会儿水管漏水,您陪管道工一起检修;一会儿病房空调故障,您又得找电工师傅调试。最为奇特的是,由于“非典”备用病房没有安装电梯,肿瘤科二病区的手术患者术后当天都是由男护工肩扛手抬用担架从手术室送到位于二楼或三楼的病房,为了转运期间的病患安全,您经常亲自陪同,征求患者、家属、护工的意见,总结出一套实用性很强的转运流程,2年多时间内,没有出现一例转运意外。您用自己的积极工作,圆满完成了医院交付的任务。

除了做好病房大管家的工作外,您在技术上也精益求精、力求创新。因为恶性肿瘤患者大部分需要静脉化疗,反复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后,静脉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脆,最后甚至无法输液。您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当时浙江省内新的输液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刚出现,您就及时出去学习、引入,让PICC迅速造福于绍兴肿瘤患者。最初引入的时候,因为没有床边B超引导,只凭手感操作,穿刺一例患者,您可能需要一个多小时。碰到较为肥胖或者静脉隐藏很深的患者,常常累得精疲力尽,但您毫无怨言。在您心中,只要能为患者解除反复扎针之苦,就一个字的感觉——值!同时,您还不遗余力地在院内外推广这项技术,医院内其他有化疗患者的科室,经常能看到您忙碌的身影。而院外会诊,您也责无旁贷,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其他医院指导静脉穿刺,对您来说是家常便饭。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十六年来,您一直默默地奋战在护理一线,为自己深爱的护理工作贡献力量。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每次科室或者支部评先评优,您总是谦让,要求把名额给年轻人,认为他们更需要荣誉和鼓励。您经常说:我只会做一些份内事情,没有出彩的业绩。可您是否知道,正是由于像您这样千千万万的普通党员执着地做着份内之事,我们的党才能带领人民走过百年征程,走向大海星辰。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继续干,为了当年党旗下许下的铮铮誓言!

此致

敬礼!


支部书记  王松祥

2018年10月



640.webp.jpg


支部书记王松祥与党员黄玲娟的合影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202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