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晚报】七旬老人脑出血昏迷,危在旦夕 医生用大脑“北斗”系统定位 精准拆除“颅内炸弹”

【绍兴晚报】七旬老人脑出血昏迷,危在旦夕 医生用大脑“北斗”系统定位 精准拆除“颅内炸弹”

2021-07-21 阅读量:1397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123757590.jpg


记者 潘秀玮

  “虽然现在中风有多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微创手术的开展对中风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疾病总要防患于未然,建议三高患者,即便夏季也要防中风。特别是老年人,盛夏季节不要忽热忽冷,这样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近日,患者裘大伯即将从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出院了,为其治疗的李锦泉主任医师一边为患者康复出院高兴,一边嘱咐患者夏季应如何预防中风。而就在半个月前,裘大爷因中风住院,没想到如今的微创手术能帮助患者及时取出血块,3天就康复出院了。

  七旬老人在家中风

  今年7月初,家住新昌的裘大伯,在家中突然神志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口角歪斜、不能言语,被家人紧急送至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经过头颅CT检查,医生告诉患者家人,裘大伯患的是“右侧脑部基底节出血”,需转入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

  送到神经外科后,李锦泉医生接收了患者,他发现,70岁的裘大伯当时血压高达160/100mmHg,神志模糊,左侧瞳孔3毫米,右侧瞳孔3毫米,对光反射存在,但左侧肢体无活动,右侧肢体不自主活动存在,左侧病理反射可疑阳性,右侧未引出。初步诊断是基底节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脑出血,也叫‘中风’,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高致残和致死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了极大危害。脑出血会破坏脑组织,引起颅内高压,出血量较大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根据患者资料,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诊断、评估后,李医生表示,考虑到患者出血位置深、体积小,传统手术损伤太大,且不易探查到。在与家属沟通后,李锦泉主任医师团队决定进行“神经导航下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精准拆除“颅内炸弹”。

  用“北斗”定位病灶

  “发生脑出血后,为了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要尽快将颅内的血肿清除掉。而要清除血肿,准确地找到血肿位置非常关键。如果定位不准确,在寻找血肿的过程中会对大脑造成比较大的损伤。”李医生介绍,对于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有多种,既往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大、定位不准确,有可能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如今,就像开车可以用北斗导航一样,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同样也可以个性化建立自己的导航。

  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CT检查。然后将CT检查的原始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计算出大脑内任何一点的三维坐标,当然也包括血肿位置,以便进行颅脑CT和MRI三维重建、多序列融合,勾勒重建病灶,描绘出“大脑地图”。如此一来,就可以非常精确地找到血肿位置。

  血肿的位置找到后,术中导航引导,精准定位病灶,医生采用微创手术的方法,仅在颅骨上打一个直径1厘米的小孔便可清除颅内血肿,通过“小手术”解决了脑出血这个大问题。

  与传统手术相比,该系统可以通过术前多模态影像融合,术中实时引导,定位精度是毫米级,误差一般不超过1毫米,保证了手术的精准度。

  手术后,患者脑部血瘀被大部分清除,病情得到快速好转。这样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又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据了解,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绍兴地区率先利用神经导航行血肿抽吸手术,已完成多例,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此项技术通过术前规划,设计出精准的穿刺通路,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对不同部位血肿进行穿刺,更好地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达到患者满意、家人放心的手术效果。

  防中风控血压很重要

  李医生告诉记者,夏天天气炎热,不少中老年患者就中招了,该病区的中风患者人数一度居高不下。

  李医生解释,很多人都认为中风多发生在冬季,事实上,夏季气温高,人体会大量排汗,丧失水分,如果未得到及时补充,容易造成“脱水”,“脱水”会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血循环减缓,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 

  李医生表示,中风也是有先兆的。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总是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同时还会出现语言和运动障碍,如说话不清、失语、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难,或是一侧肢体乏力、不能抬起、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症状。总之,发生不适不要耽搁,应立即就医,中风后越早治疗后遗症越少。

  此外,李医生还提醒,高血压病人千万要控制好血压,不要过量饮酒,也不要长时间打牌、搓麻将,更要注意按时服用降压药,不然容易导致脑出血或心脏意外等。夏季还要保证饮水充足,进出空调房注意温度变化,防止因冷热交替,引发血管强烈收缩,诱发中风。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