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虞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绍兴市人民医院勇于承担本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社会责任,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卫健委的部署要求,紧急启动绍兴市人民医院临江院区。医院领导班子紧急部署,启动工作预案及梯队人员,半小时内即完成所有收治准备。
经过全院上下连日来的共同努力,临江院区隔离病房顺利启动、全力收治,最终使所有患者平安有序地转运完毕!
肩有担当 紧急启动
疫情发生,十万火急!在启动与运行过程中,医院领导专班多次开会及实地检查分析梳理流程,从院感管控、医疗救治、护理流程,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查,查漏补缺。其间,省卫健委专家组对医院相关工作作出了高度肯定,完善的工作流程细节也给新的定点医院提供了工作参考。
在大量抽调本院医务人员支援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工作、援虞采样、十里荷塘采样等的情况下,医院克服了众多困难,紧急启动多个医疗梯队入驻临江院区,也在市卫健委统筹协调下调动了全市的医疗力量,全力保障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胸怀大爱 直面病毒
面对新冠肺炎患者的陆续到来,临江的医护们从“心”出发,细心呵护,及时地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及安抚工作。他们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细致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李蕾、孟芳、梁冰洁、谢晓晓、章少慧等同志一得知隔离病房即将开启,立马就主动请缨到隔离病房工作。医生钟雷、护士王立君说道:“我有隔离病房工作经验,我报名!”
隔离病房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每天几乎只能睡2小时,李蕾护士长总是默默地把病房的安全、病历、物资等都检查得非常仔细,无论医生,还是护士,所有人都是兢兢业业、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他们在抗疫路上日夜兼程,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出现,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及时地为患者送去温暖,他们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爱驱散患者心头的孤独与恐惧。
▲陈幸医生得知住院小患者想吃零食,便给小家伙送去了好吃的。
为谁感动 为谁心痛
周边的每个人都是很拼!冲锋上阵的临江护理团队,上班时间从通宵到天明,从临江第一位患者收治,到转移阵地定点医院,有多少人没有好好休息过。护士长总是会忍不住强迫她们去休息一下,倒床上没睡几小时,听到动静,又立马起床去帮忙,问她怎么挡得住,浅浅一笑,大家都这么拼,我们还年轻,没有理由不拼搏。刘蓝冰护士长蜡黄的脸色、李蕾护士长干裂的手贴着防水创口贴、梁冰洁的脸上压疮刚结痂又新增、柯飞艳因生理期苍白的脸,还有不声不响地忙碌着的章少慧,以及来自诸暨、新昌、嵊州、二院支援的小姐妹,无一不是随叫随到,让人感动!
医院各条线的保障全覆盖全方位,一呼百应:天冷了,送来暖暖羽绒服;要维修,机修人员24小时现场待命;膳食科许红艳订病人餐到凌晨3点;为能让不同时间下班的医务人员吃上热饭菜,医院特别用小食堂来满足大家,师傅们24小时随时准备着被“骚扰”。凌晨3点吃得上热腾腾、油润润的炒年糕,令大家直呼很暖心、好满足。
以患者为重,从医务人员出发,临江院区的“大管家”傅文珍主任的统筹协调、医务处金春华副处长日夜坚守、院感处狄枫副处长监督提醒,还有王志娟护士长,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之又少,能看出非常疲惫,却依然精神饱满,为做好隔离病房的护理保障工作鞠躬尽瘁,毫无怨言。
还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在不断牵动着大家的心。众志成诚,共同为战胜疫情而前进!
感动瞬间 永记心间
自从收到市指挥部下达的转运命令后,临江院区所有医务人员24小时不眠不休、通宵达旦、披星戴月,全力为转运做好保障工作。
转运之前,也收获了一众患者的感谢!
在新设立的绍兴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的紧密配合下,最终顺利完成所有患者的转运,无缝衔接转入对方病区继续救治。
精英部队 继续战斗
冬日寒风凛冽,终能沐浴阳光!
战斗还没有结束,绍兴市人民医院临江院区的白衣战士们还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有情怀”的传统,抗疫“新战线”上还将有他们“隐秘而伟大”的身影。
很遗憾,在隔离病房里,因为环境特殊,能够被手机记录下来的画面极少极少,有些被记录了,更多的是没有留下一丝痕迹。隔离病房的每个工作人员,每一个名字都刻着“坚守”,每一张脸,都写着“坚韧”。
谈起工作,他们总是说得云淡风轻,但我们知道,这其中,可谓字字千钧……
新闻来源:浙江新闻 2021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