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日报】“蛇缠”不会有特别的生命危险

【绍兴日报】“蛇缠”不会有特别的生命危险

2022-04-21 阅读量:1678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1650523841(1).png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本期健康大讲堂,我们邀请绍兴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陈栋樑,请他聊聊关于“蛇缠”的一些事。

“蛇缠”多发于春秋季

人们常说的“蛇缠”,其实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带状疱疹,在中医里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发病的罪魁祸首。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儿童期感染出现水痘,皮疹消退后,病毒可长期隐藏在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活跃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陈栋樑说,“蛇缠”的年发病率一般在0.3%~0.5%,好发于20~30岁和60~70岁两个年龄段,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显著上升。至于为什么会发生带状疱疹,陈栋樑认为,主要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下降,比如,恶性肿瘤及感染患者,高龄老年人,或者受过严重创伤、正在化疗和使用免疫制剂等。

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得了带状疱疹,会不会传染?陈栋樑表示,理论上带状疱疹的水泡液中有病毒,儿童接触后可能会被传染发生水痘,但成年人大多有免疫力,一般是不会传染的,因此也不需要采用特殊隔离方式与患者保持距离。

“蛇缠”的疼痛很难忍

带状疱疹通常情况下发生在身体一侧,沿着一个或多个神经节段发病,呈单侧带状分布,一般不会超过身体的中线,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会越过中线。极少数病人,同阶段双侧可能同时发病,从而出现绕身一圈成环状的皮疹。民间流传着“蛇缠绕身一圈就会没命”的说法,这其实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陈栋樑说,多节段发生疱疹的这些患者病情往往会稍微严重些,治疗时间会长一些,但不会有特别的生命危险。之所以很多人说缠一圈会要人命,是因为这种疼痛非常难以忍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人体三大神经痛之一。“蛇缠绕身一圈就会没命”只是由于过去医疗水平较低,对于带状疱疹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的一些错误说法。

他说,从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看,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呈阵发性刺痛、火烧样痛,疼痛严重的甚至衣服也不能碰。而一般1~3天后,疼痛部位皮肤会出现红色,自后背向前胸腹部分布,呈带状,常在身体一侧(少数病人会呈多部位)发病,从发病部位来看,胸段占51%,头面部19%,腰骶部18%,颈部11%。也有的病人,先出现疱疹,几天后发疹部位才会有疼痛感。之后,大约过7~14天,皮疹会渐渐消退,留下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或疤痕。

当然,除了上述症状,带状疱疹患者也可能发生并发症。比如,老年人更容易患顽固性神经痛。如果病毒侵犯到头面部,则容易出现面瘫、听力障碍、呕吐、视力影响等症状;局部皮肤容易并发细菌感染;病毒侵犯内脏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膀胱炎,出现腹部绞痛、排尿困难等情况。

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一般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岁以上患者,每10年发病率上升10%,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病。另外,头面部患者、使用免疫制剂或患恶性肿瘤者、疱疹分布密集者、急性期疼痛剧烈者,都是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高危群体。  

也有患者经常问,“蛇缠”能彻底治愈吗?会复发吗?根据统计,在“蛇缠”治愈后,1%~8%的患者会复发,而恶性肿瘤患者的复发率则为20%。在复发的病人中,半数人在同一部位复发,极少部分病人会在不同部位和双侧同时出现。

陈栋樑说,50岁以上人群,可以通过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疫苗来预防。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的患者接种疫苗后,该疾病的发生率下降61%,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下降66%。另外,早期实施神经阻滞也可以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对于后遗神经痛,除了疫苗和及早实施神经阻滞外,带状疱疹早期治疗也可以预防其发生。如果经多种方法治疗仍无明显效果,作为一种非常规手段,还可以尝试运用脊髓电刺激技术。”他说。

患上“蛇缠”后,很多人都疑惑看什么医生最合适。陈栋樑表示,疼痛不明显、皮疹轻者,可以考虑皮肤科或疼痛科就诊。如果年龄较大,皮损严重伴有剧烈的疼痛,一定不要忘记及时去疼痛科诊治,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超激光治疗、神经阻滞等。一旦确诊,越早治疗越好。一般来说,3个月内治疗效果较好。

当然,如果患上了“蛇缠”,饮食上也需要有所注意。陈栋樑说,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及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和冷饮。此外,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本期主讲  陈栋樑

绍兴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浙江省疼痛医学会软组织学组成员,绍兴市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主治颈肩腰腿痛、各种神经痛。擅长带状疱疹神经痛、软组织疼痛的微创治疗。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  2022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