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乙炳
近期早晚温差大,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记者从绍兴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连日来该院收治的心梗、脑梗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提醒,秋冬季是此类疾病高发期,市民尤其老年人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今年72岁的刘锦丽(化名)平时身体还算不错,最近却反复出现胸闷、心慌等情况。起先,难受的时间比较短,有一天午饭后突然胸闷得厉害,还不停冒汗,过了一两个小时仍不见好转。家人赶忙将老人送到市人民医院就诊。
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彭放检查后给出评估:刘锦丽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专家团队通过手术帮她开通被堵塞的血管。术后,刘锦丽的胸闷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像刘女士这样的心梗患者最近有点多。”彭放说,天气转凉,易引起人体血管收缩、痉挛,血压升高,管腔内斑块破裂的风险大,容易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气温降低时,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天气渐冷,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比如活动量减少、膳食结构改变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在低温环境中,不少人会出现负面情绪。“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彭放说。
“一般来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或有冠心病病史、做过支架的人,即使没有胸痛等症状,也属于再发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彭放说,憋喘、胸痛等症状比较容易被识别,有几种症状却常常被忽视。比如,很多冠心病的症状可能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包括消化不良、腹胀、胃痛等,有部分心衰患者,会因为咳嗽、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出现心衰急性加重的情况。“当出现长时间不明原因的胃肠道、呼吸道症状等表现时,应及早到医院就医,排除冠心病、心衰等心脏疾病,避免漏诊。”他说。
彭放提醒,市民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要保持饮食清淡、情绪平稳,不要过劳和熬夜,并注意保暖。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早晨开窗通风时,不要将窗开得太大,避免冷风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避免感冒、肺感染等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推荐开展太极拳、慢走散步等中等强度的运动,且运动时间不要太长。要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愉悦,多吃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冠心病患者应按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常备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感到不适时及时就医。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