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越牛新闻】阔别39天之后,他们援疆抗疫平安而归

【越牛新闻】阔别39天之后,他们援疆抗疫平安而归

2022-12-19 阅读量:1316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微信图片_20221219093730.png

12月9日,218名支援新疆阿克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浙江援疆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任务返回浙江。

11月1日到12月9日,历时39天,绍兴援疆医疗检测队联合省内共88家医院组成的团队高效高质完成此次核酸检测任务,其中,绍兴市人民医院3名医务人员参与此次任务,分别是检验科余德豹、王超、于一民。

image.png

浙江省医疗队从进疆开展抗疫以来,分两个工作队分别派驻到阿克苏市、库车市开展抗疫支援。援疆医疗队根据技术专业领域,成立核酸检测、临床医疗救治组、流调消杀等工作组,迅速投入抗疫一线,不断完善援助体系和工作机制,与地方各单位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并按照地方每日需求清单,将目标任务具体到点、量化到人,高效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援疆抗疫记录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省外抗疫“老将”,王超在看到需要召集核酸检测医疗队时,他马上向组织报了名,这已经是他继河北、贵州之后第三次出发了。

他说:“新疆的情况很严峻,我外出抗疫的经验更丰富点,适应起来会比较快,无论前头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会有办法来解决,最终一定会战胜疫情。”

“当知道自己要随队援疆时,说实话我的内心还是比较忐忑的,因为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但在和领导同事们的沟通中,我逐渐放下了心,因为支援工作是我最为熟悉的工作内容,且还有两位科室同事一起去,我想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后来到了新疆,在亲身参与后,我才明白了最初建立的医疗队有多艰难,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么艰难也依然要做下去的意义。”3名检验科援疆医务人员中唯一的女将于一民,在回来后向我们露出腼腆的笑容说道。

她向我们介绍道,当地临时搭建的实验室虽狭小,条件艰难,但队友们仍然承担起了庞大的标本量。每日的日常状态——披星戴月,日出而归。还要面对临时增加的标本量和各种突发状况,但队员们始终万众一心,保持着强大的工作凝聚力,圆满完成了任务。

“如果用这1个多月的经历来描述新疆的话,没有哈密瓜,也没有旋转舞蹈的新疆小姐姐‘迪丽热巴’, 有的是凛冽的寒风、满天的风沙、吃不完的胡萝卜和黄瓜,以及人迹罕至的街道。但当援疆结束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寒风中篝火下的队友,是风沙下飘落的秋叶,是虽然只有短暂接触、但露出一双善良真挚眸子让你感受到热情友好的新疆当地人民。”

“此次援疆虽苦,但收获和快乐,显然要比苦难多得多……”初次出征的小姑娘于一民有感而发。

image.png

所在省队积极开展医疗技术“传帮带”,提升当地医疗人员专业水平,让阿克苏疫情管理及具体工作有据可循,同时结合阿克苏地区实际,对全区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开展多方面培训。

队员余德豹表示,对于此次援疆,从接到任务到开展工作,他是非常想把自己的核酸检测经验带去,帮助新疆的检测人员更加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也希望能够帮助当地百姓尽快从封控生活回归到正常。但由于地域的差距,实际开展工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而且当地封控两个多月,所以各方面软硬条件都不容乐观。

但他们明白,援疆需要的就是这种敢于担当的“浙江精神”——面对任何困难,齐心协力终会拿下。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image.png

目前,绍兴市人民医院3名援疆人员已经返回绍兴投入到了本职岗位工作中。当晚,于一民加入了发热门诊夜班、余德豹加入次日急诊检验科夜班、王超加入医院本部PCR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

当然,还有刚刚结束支援重庆抗疫回到浙江的15名医务人员,以及分散在临江院区、十里荷塘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医院本部等无数其他医务人员,他们一直以医者精神坚守在本职岗位上,投入在抗疫工作中。

面对医护人员人手紧张的困境现状,面对即将迎来的疫情高峰,医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建立健全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加快提升发热门诊、急诊、重症等方面的医疗救治能力,只为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新闻来源:越牛新闻 2022年12月18日

媒体链接:http://m.shaoxing.com.cn/p/298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