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青年动态- 【星火之爱】我们在有“温度”的地方重获健康

【星火之爱】我们在有“温度”的地方重获健康

2019-05-04 阅读量:5425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医院给大多数人的印象

 

是冰冷的、是残酷的、


是缺乏人情味的地方

 

但事实上

 

医院也可以是温暖的、是有爱的、


有“温度”的地方

 

在这里,看病最多跑一次


在这里,看病不需要托熟人


在这里,尽职尽责不是说说而已

今天,就请大家随着小编,去采访两位患者家属,看看在他们眼里 13 楼胸心外科病区的医护人员是怎么样的,看看在他们眼里,这里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方先生如是说

方先生的父亲是一位肺癌患者,现在正处在术后的恢复期。在医院已经陪护了十余天的方先生,对这里的医生护士们早已经从陌生变为熟悉。方先生(以下简称方)听说了我们访谈的目的,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微信图片_20200615151322.jpg

                                  方先生正在照顾父亲进餐

                                                           

01

最多跑一次


方:今年三月底,我父亲在常规体检时做 CT 发现肺叶上有一颗“东西”。随后我们来到了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胸心外科的喻主任很重视,组织了专家组进行 MDT 会诊。会诊后,主任又把会诊意见给我们详细解释了一遍。接着是入院、手术,一切都很顺利,目前我父亲正在恢复中。

 

我是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平时工作比较忙,一开始担心医院做各种检查和治疗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肯定会影响工作。父亲住院后发现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要好得多。刚入院的时候,我会等待在医生办公室门口问检查结果。后来医生告诉我每一项检查结果出来以后,他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沟通,让我安心工作,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医院。现在倡“最多跑一次”,我觉得胸心外科是真正朝着这个方向做事的。他们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检查结果并回答我的疑问,我再也没有刻意的去医生办公室门口等医生了。我心里特感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这么负责的治疗小组,我不但省心,更觉得很放心。


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是由多学科资深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过程,尤其适用于肿瘤、肾衰、心衰等复杂疾病的诊疗。在 MDT 模式中,患者在治疗前可得到由内外科、影像科及相关学科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队的综合评估,以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00615151451.jpg

                                                    

02

尽职尽责不是说说而已


方: 4月12号,术后第三天半夜11点多,我父亲突然出现了高血压,监视器不停报警。值班医生他们立刻赶到我父亲的病床前,对我父亲进行检查,并及时采取措施。医生和护士一直在我父亲的病床前监护,直到凌晨2点多钟,他们确定血压恢复正常并保持了一段时间后才离开。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每天夜晚,护士们都会定时来查看患者情况,她们会轻手轻脚的走进来,查看仪器、插管是否正常,帮患者盖好被子,一夜大概会来4次。如此负责的态度让我们家属都觉得感动,让我们觉得把自己的亲人交到他们手里真的很放心。“尽职尽责”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真切切的行动

                                                          

03

治疾病先治心病


微信图片_20200615152332.jpg

方:我父亲刚得知病情时,心里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开始比较焦虑和消沉,但是目前他的心态挺好的。

 

我父亲心态的转变与喻主任和护士长多次给我父亲开展心理疏导是分不开的。


记得术后喻主任来查房的时候对我父亲说:


手术很成功,而且没有转移,现在的化疗药物作用很好,一定能控制住的;只要定期复检,保持好心情,我和你一起努力,一定会战胜病魔!

 

现在我父亲对治疗的态度很积极,坚定了康复的信心,恢复的非常好。


目前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已日益引起关注,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对疾病的康复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并不仅仅要身体上治愈病人,更要在精神上给予关心和慰藉,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陈女士如是说

我们采访的第二位患者家属,是下班后开了半小时的车,从钱清专程赶来的陈女士。陈女士的父亲在 2017 年底在胸心外科接受手术,至今已经一年半了,恢复情况良好。说起这里的医生护士,陈女士(以下简称陈)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01

看病不用托熟人

微信图片_20200615152503.jpg


陈:当时我父亲体检发现了肺结节,一家人都特别着急,四处打听。刚好我朋友的岳父也是这个病,喻主任给开的刀,术后恢复很好。我听朋友说喻主任水平很高,人也特别好,于是我要来电话号码,主动联系了喻主任。

 

第一次给喻主任打电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不认识,我特别担心喻主任的态度,可是没想到他让我晚上八点钟到办公室,他说他会从家里赶过来给我看片子。当时特别感动,我们也不是他的熟人朋友,也没有什么关系,他就那么干脆的答应了,还专门从家里赶过来。


晚上八点钟,喻主任准时到了医院,他把我们带到办公室,将我父亲前几年体检的片子从电脑里调出来,和新拍的片子仔细对比,一点点地分析给我们听。当时,我们就认定了喻主任,认定了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了。


我们习惯了去医院看病,总要找个“熟人”、拖个“关系”才放心。但在人民医院的胸心外科,看病不需要找熟人,只要是需要医疗照顾的患者,这里的医护人员就是你的“熟人”,就是你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亲人!

02

生命相托 同舟共济


陈:手术过程很顺利,喻主任亲自主刀。但术后的康复情况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比如说我父亲对胶带过敏,又出现了几次房颤,所幸的是,由于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我父亲一次次的挺过难关,目前康复的很好。

 

我们全家都特别感谢喻主任,以及胸心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我父亲现在能健健康康的,和他们尽心尽力的照顾是分不开的,真的特感动。


对抗疾病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所幸的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就是患者最坚强的后盾,会竭尽全力和患者一起共渡难关!


有“温度”的医疗是什么样子的? 

胸心外科的医护人员会用行为告诉你!  


有“温度”的医疗

 

是护士热情的服务、真诚的微笑

 

是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的优质服务、精心治疗

 

是医生每次专注的倾听、耐心的解答

 

是随时可以联系上主管医生的那份安心

 

是焦虑时,医生的鼓励带来的勇气和力量

 

是康复出院后,还会定期收到的关怀和问候


......



当患者时时都会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理解、鼓励和尊重,病房就不再是个“冷冰冰”的地方了。胸心外科就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患者和医护人员携手对抗病魔的战场,因为这里,有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