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绍兴市人民医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大家都知道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套房子 心脏瓣膜就好比一扇扇“门” 本期健康大讲堂 小编邀请了 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周军庆主任 为我们一起打开“心门” 探索心脏瓣膜的奥秘 🌷🌷🌷
打开心门 健康大讲堂 周军庆 绍兴市人民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并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浙江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瑞士洛桑大学留学,专攻心血管及胸腔外科,于2003年获洛桑大学心血管外科医学博士学位。从事心胸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现任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绍兴市医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擅长心脏、胸腔疾病,大血管疾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如心脏换瓣和搭桥术,主动脉等大血管置换及支架术,胸腔镜下肺、食道癌根治术,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及封堵术等)。
首先 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心脏吧 心脏的结构是2室2房4扇门 其中:2室指左心室和右心室 2房指左、右心房 4扇门即为心脏的4个瓣膜 —— 主动脉瓣、二尖瓣、 肺动脉瓣、三尖瓣
可别小看了这几片瓣膜 瓣膜就是心脏里控制血流方向的阀门 血液从静脉到动脉的流动循环 都需要心脏里阀门的管控 一旦阀门失控就会出现很多危险
周医生还告诉我们 这四扇门都是“单向”门 二尖瓣和三尖瓣 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不能反向流动
如果阀门坏了 造成的后果称之为心脏瓣膜病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周军庆说,门坏了分几种情况:打不开、关不上、关不实、穿孔漏洞等。瓣膜瓣口太小,也就是医学上俗称的“瓣膜狭窄”。这时,血液流动不畅,会因动脉缺血而导致头晕、胸痛甚至中风猝死的情况。 另一种是瓣膜关闭不全,医学上也叫“反流”。这是一种因瓣膜关不实甚至敞开而导致的血液从动脉倒流回静脉的情况。倒流的血液郁结在心脏内,就会形成心脏的“堰塞湖”,导致心房或心室扩大,自然也不是好事。这也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病症,70%~80%的瓣膜病几乎都是这种情况,需要外科手术来处理。 临床上,出现心脏瓣膜病,往往需要瓣膜置换或者瓣膜修复。因为心脏的重要性,加上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心脏内的手术是“高精尖”手术,往往需要一个庞大的实力雄厚的医疗团队支撑。 目前,瓣膜手术在各地级市的普及度还比较低,绍兴市人民医院则早已常规化开展各类心脏大血管手术,处于省内先进行列。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房颤、中风等发病率逐年提升,近年来心脏手术也越来越常见。
图 / 周军庆主任工作场景 周军庆说,对于心脏外科医生而言,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每次手术后,看到一颗濒临死亡的心脏又重新跳动起来。
“门”坏了会有很多病
心脏瓣膜病主要分为几大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95%以上的瓣膜病都是后天性疾病,只有极少数是先天性的,细菌感染、炎症、瓣膜钙化纤维化,都可能造成瓣膜病。 瓣膜硬化狭窄是较常见的一种。周军庆说,正常的心脏瓣膜薄如蝉翼,就像一层塑料薄膜,又软又有弹性,活动度较好。而瓣膜狭窄后就变得又厚又硬,活动度差,甚至不能活动。他说,手术中经常能看到有的病人瓣膜硬得像牙齿一样,这种狭窄往往是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 这些瓣膜也跟门一样,会老化、松动,变得难以关闭。随着年岁增长和身体状况的变化,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 周医生用了个降落伞的比喻 瓣膜上有几根绳索(腱索) 年纪大了,瓣膜会越来越薄 腱索也会变细长或者断裂 就像绳索拉不住降落伞了 就会导致瓣膜无法闭合 门也就关不全了 小编仔细想了想这个画面 太形象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瓣膜破坏或穿孔,这类情况往往是最危险的。 最近刚刚出院的褚先生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60岁的褚先生五六年前就被查出风湿性心脏病,但因为身体无任何异样一直没手术。前不久,他因为高烧、胸闷气急住院,被诊断出合并细菌感染。就医时发现瓣膜已经烂穿且伴有脑动脉瘤,几度出现心功能衰竭、心跳骤停、脑梗塞。
周军庆说,褚先生这种情况,原本尽早治疗做常规的心脏手术,三周左右即可痊愈,但最终酿成了生死劫,前前后后治疗了三个月才出院。
及时发现不误治疗
“最关键还是早发现早治疗。”周军庆说,很多人不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头痛、发烧、胸闷、心慌,认为忍忍就过去了,或是自己吃点药熬过去,但一些重大疾病很可能就发端于小细节。例如一些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龈炎、尿路感染等,细菌很可能会经由血液进入心脏引发心脏疾病。
图 / 周军庆主任门诊
“心脏瓣膜病一般是无法通过吃药痊愈的。”周军庆说,很多患者早期不重视,对自己的病变程度没有感知,明明心脏超声已经发现瓣膜病变及心脏扩大却不重视,错过了手术治疗最佳时机。他也不建议心脏瓣膜病患者通过大量体育运动的形式来增强免疫力,因为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对于瓣膜病患者的心脏而言是一种较大的负担,过量的运动会适得其反。 实际上,因为认识不足造成贻误,惨痛的教训有不少。他曾经接诊过一位40岁的患者,因为反复高烧、乏力、血尿就诊泌尿科,做完心脏B超后发现心脏瓣膜已烂破,且出现絮状病变,絮状物很容易脱落随血液漂流到全身。这个患者就是因为絮状物漂流到了大脑,脑动脉感染产生动脉瘤,瘤体破裂脑出血,最终因来不及手术而不幸去世。 “慢性细菌感染、炎症等都有可能引起瓣膜的穿孔。”周军庆说,及时就医的话,95%的患者都能救回来。63岁的张女士因为心内膜炎导致三个瓣膜关闭不全,几乎濒死,目前已置换了三个人工瓣膜,术后恢复很好,和正常人无异。
图 / 正在进行心脏手术 很多人往往因为心脏手术是大手术而有惧怕心理。周军庆说,其实,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很多心脏手术已经摒弃了创伤大、切口大、难看的心脏剖开手术,转而使用微创瓣膜手术。微创手术能将刀痕维持在4~5cm,只需从乳房外侧、胸腔肋骨间隙开一个小口子即可进行瓣膜手术操作,大大提高了手术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主要可用于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置换或修复,心脏肿瘤的切除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缺损的修补。
早发现,早治疗 这件事儿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请大家务必引起重视哦! 可别让“心”事变成“烦心事”哦!
来源丨绍兴日报《健康大讲堂》 整理编发丨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