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日报】警惕沉默的“杀手”——慢性肾脏病

【绍兴日报】警惕沉默的“杀手”——慢性肾脏病

2024-04-10 阅读量:1145 作者:绍兴日报 作者科室:绍兴日报 编辑:尹翊萌 编辑科室:宣传统战部

要闻-绍兴日报.png

肾脏是勤勤恳恳工作的“劳模”。人两肾内一般有200万个肾小球,每一天能够过滤172升血液,相当于350瓶普通矿泉水的水量。肾脏疾病发病较为隐匿,我们对这位为身体做出重要贡献的“劳模”,重视度不够。放眼全球,目前约有8.5亿人受到不同类型肾脏疾病的影响。本期健康大讲堂,我们邀请到绍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科主任沈水娟,来为我们科普肾脏病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措施。

  早期肾脏病易漏诊

  慢性肾脏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遗传性肾脏病等,在医学中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早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较少。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并不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但是有一定指向性,可以从中寻找蛛丝马迹。”沈水娟表示,早期会出现疲劳、乏力,眼睑、颜面、下肢浮肿,尿中出现大量泡沫且尿色异常,排尿疼痛或困难,夜间排尿次数增多等症状。

  慢性肾脏病如不尽早防治,病情将逐渐恶化,直至发展到尿毒症。那么,应该如何发现早期肾脏病?

  “除了关注早期症状,还要定期体检以及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沈水娟提醒,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是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有肾脏病家族史,年龄大于65岁的群体等。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应当密切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肌酐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

  没有肾病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沈水娟表示,要健康饮食、科学运动,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要减少盐的摄入,饮食宜清淡,不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动植物性蛋白质,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适当饮水、不憋尿、有计划地进行锻炼、扁桃体发炎时及时服用抗生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肾脏疾病的发生。

  慢性肾脏病可稳定控制

  早期检查、正确诊断、长期随访、认真治疗是保证肾脏病疗效的关键。

  目前沈水娟所在的肾内科,每天接诊的病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患有慢性肾脏病。沈水娟介绍,其实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都是因为疏于管理,从早期肾病较快地转为中晚期肾病;有些慢性肾脏病患者因为没有遵从医嘱,未定期随访治疗,以致过快进入尿毒症透析替代治疗,非常可惜。

  基于多年临床一线的治疗经验,沈水娟指出,医患之间的“双向互动”是病情稳定发展的关键。患者应按医师指示服药,绝不能任意停药或自行服用非处方药物,更不能轻信别人介绍的所谓的“偏方”“特效药”。此外,在用药后要注意监测肾功能情况。

  此外,沈水娟建议,对于慢性肾脏病而言,“吃什么”尤为关键,应该听从专业营养师的指导,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均衡摄入营养,遵循“低钠、优质低蛋白、低嘌呤”的饮食原则。患者须做到每天盐摄入量小于5克,不吃动物内脏,少吃海鲜,不喝啤酒。血钾高的患者或服用普利类降压药物、沙坦类降压药物的患者要低钾饮食,不吃橘子、香蕉等富含钾的食物,也不要吃低钠盐。

  同时,作为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委,沈水娟也呼吁基层医疗单位对慢性肾脏病进行“层级管理”,加强早期筛查,对病况的及时控制可以防止其向中晚期恶化。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 2024年4月10日

媒体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404/10/content_52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