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份的第2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WHPCA)于2004年在全球推行,旨在庆祝和支持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事业发展的联合行动日,至今已获得77个国家的相关组织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2024年10月12日,是第20个“世界缓和医疗日”,今年的主题是:审视与共享:安宁缓和决议十年回望。
绍兴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以来,已为超1000位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高质量安宁疗护服务,并走出一条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绍兴特色之路,已形成全市域三级安宁疗护覆盖网络。为普及安宁疗护理念,惠及民众,促进我市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绍兴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绍兴市人民医院联合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医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一、探索安宁疗护“居家伴”服务
10月7日,绍兴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专家联合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辖区内排查居家安宁疗护病人,在家庭医生的陪伴下,走进家庭,为居家患者提供同质化安宁疗护服务。
二、回顾安宁缓和工作历程
10月8日,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结合今年主题,召集区内各家医院安宁疗护从业人员,回顾各自安宁工作,畅谈安宁难点痛点,直面安宁缓和困惑,安宁人抱团取暖,舒缓身心,释放压力。
三、组织安宁缓和社区宣讲
10月8日,走进灵芝街道乐龄中心,开展安宁疗护知识普及,绍兴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团队成员章婷婷向辖区内居民做了《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了一次“接地气”生命教育。
四、深化安宁缓和集中培训
10月11日,绍兴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MDT团队走入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中心医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团队成员们就安宁疗护政策解读、多模式安宁疗护实践介绍、终末期患者症状管理等多个专题深入讲解,为中心后续即将建设的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鸣枪开跑。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对生命“最后一公里”的生命质量越来越重视,而“安宁疗护”也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近年来一个热门字眼。
那么,什么是安宁疗护?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安宁疗护的世界,去了解、学习、思考并一起行动吧!
一、什么是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是一种为终末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全方位照护服务,它以终末期的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助模式进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安宁疗护的目标是减少患者痛苦,维护患者尊严,帮助患者平静离世,减轻丧亲者的负担。
二、安宁疗护主要内容有哪些?
安宁疗护强调按照患者意愿,主要包括控制患者的不适症状,如帮助患者止痛、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减轻恶心呕吐、水肿等症状,也包括提供细微的生活照顾服务,如维持环境的干净、安静,为患者提供无痛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包括提供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
三、安宁疗护有哪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接受安宁疗护就是放弃治疗、等死?
不是的。接受安宁疗护服务并不等于完全放弃治疗、等死,而是肿瘤终末期或是接近生命尽头的患者,当治愈性治疗不再有良好反应的时候,可以选择安宁疗护,关注生命质量本身,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所有的痛苦症状,在身体舒适的前提下,让心理平静平安,可以妥帖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最后寻找到生命意义,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误区二:安宁疗护就是安乐死?
不是的。安乐死是对无法救治的患者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患者无痛苦的死去,而安宁疗护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并非放弃对患者的积极救治,而是给予临终患者积极而整体的照顾,帮助终末期患者度过最后一段舒适、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
四、对于临终病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要学会倾听病人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了解他们的愿望和需求,鼓励他们道歉、道谢、道爱、道别,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不留遗憾;鼓励家人多陪伴,一起分享美好回忆,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爱;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身体和心理的痛苦;为他们及其家属进行死亡教育,正确认识死亡,并进行哀伤辅导,减轻家属的痛苦……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话题,通过了解和接受安宁疗护,我们可以更好地陪伴亲人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让逝者走得有尊严,生者活得无遗憾。安宁疗护,是一份温暖的陪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够都在告别时感受到温暖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