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溯源浙省医脉——首任省立医院院长陈万里

溯源浙省医脉——首任省立医院院长陈万里

2025-02-12 阅读量:2208 作者:王佳 作者科室:宣传统战部 编辑:王佳 编辑科室:宣传统战部

图片1.png


陈万里(1892~1969),江苏苏州人,名鹏,字万里,取“鹏程万里”之意。

他是北京国立医科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科班出身医学生,当过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临床救治许多病人;又去过厦门大学国学院做导师,讲授国学经典。

他是组建浙江省立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前身)的“带头人”和首任院长,还先后曾担任浙江省卫生处处长、江苏省卫生署署长等要职。

1892年5月14日,陈万里出生于苏州吴县。1912年到北京在临时参议院、众议院任速记员。1917年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被聘为北京大学西医师,1921年主持北京大学校医室的管理事务。1928 年,30多岁的陈万里受聘担任浙江民政厅第五科科长,主办主管全省卫生行政事业。

1931年,在财政紧缩的状况下,民国省政府决定对省立助产学校、省立卫生试验所及省立传染病院三个机构进行裁撤与停办。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浙江卫生事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值此困难之际,陈万里毅然“上书”,将这三个机构纳入正在筹建的“浙江省立医院”,将其作为省立医院的一部分得以保留。同时,为了确保新成立的浙江省立医院能够稳步发展,陈万里无酬兼任浙江省立医院院长。从此,医院迎来了第一段蓬勃发展的“黄金期”。

而这发展良机,随着日寇的入侵中断了,1937年冬,在陈万里等老一辈医院“元老”们带领下,医院踏上了南迁办院,战火铸魂之路。


 图片2.png

(红圈内为建院之初的位置)


1940年11月,日军在浙江散播鼠疫细菌,当时的宁波、鄞县、衢县、诸暨、义乌、兰溪、东阳等地鼠疫横行,疫病蔓延,许多人染疫病亡。时任浙江省卫生处处长陈万里亲赴现场指挥救治与疫情控制。至11月下旬,疫情已基本控制,为杜绝病源,陈万里顶住各方压力,决定焚毁疫区。11月30日晚上7 时,11处疫区同时点火,将鼠疫流行区域付之一炬。

在从事卫生行政工作中,他善于立足实践总结经验,经常撰写发表呼吁改善基层卫生、发展国家医疗的论文。如1942年发表的《国家总动员与卫生工作》。

1948年5月,陈万里任职江苏省卫生署署长,结合之前在浙江的从医办院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公医院”的理念,在《办理公医院概况》一书中,他明确提出:公医院应该是一个由一群具有医学理想、仁爱廉洁的医疗团队组成的比较纯粹的医疗机构;它的资金来源既有业务收入,也有地方政府、团体支持和医院公开募集,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它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医院成为真正服务公众的有机体,实现医院的有效运转和医护人员的价值。书中,陈万里还对“公医院”的发展介绍得具体而又详细,办院的动机、性质、条件、筹备过程及注意事项等,一应俱全,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这本书对近40 家公医院作了客观而深入的分析,为后来公立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片3.png

(陈万里的著作《办理公医院概况》)


从中,我们既看到了他举医为公的“赤诚公心”,也看到了提倡的廉洁奉公的“大公无私”思想。从建院之始,医院灵魂上就已经深深烙上了“举医为公,廉洁奉公”的烙印。

陈万里还是中国“古陶瓷之父”“田野考古第一人”、故宫博物院的高级研究员,他跋山涉水发现了龙泉越窑青瓷,迈出了中国田野考古的第一步。自1928年起,他曾“八去龙泉,七访绍兴”,搜集了大量瓷片标本,进行排比研究,编辑出版《越器图录》、《瓷器与浙江》,开辟了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新天地,从而使我国陶瓷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现代陶瓷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抗战时他能冲到“鼠疫”第一线,与日寇的细菌战作斗争,又能在一九四九年后埋头钻进博物馆,几十年如一日。

新中国成立之初,故宫百废待兴,专业人才奇缺。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请当时在卫生部工作的陈万里去故宫工作,但卫生部也想留他,这让陈万里左右为难。消息传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拍板道:故宫少不了陈万里。1949 年11月起,陈万里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陶瓷研究部主任。从此,陈万里精神抖擞,骑着毛驴,带着铺盖卷,遍访南北,成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

1950年代开始,他在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支持下,为做好陶瓷馆展陈,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古陶瓷窑址调查,对全国的这项工作发挥了很强的引领作用。他借助全国各地窑址调查,采集标本,确定窑口,校阅文献和其他考古发掘资料特别是纪年墓葬出土瓷器,建立窑口与年代标准器系列,开创了一条严谨、系统的陶瓷史研究之路。发表关于越窑、龙泉窑、邢窑、定窑、汝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山西琉璃及中国外销瓷器的窑址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编著《陶枕》《宋代北方民间瓷器》《中国青瓷史略》《陶俑》《现代陶瓷工艺》等图录及著作。

陈万里在摄影艺术上也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是我国历史上风光摄影第一人、纪实摄影第一人。作为北京光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摄影艺术的重要领路人与开拓者和摄影文化的传播者,被称为中国早期摄影四杰,俞平伯、叶圣陶、顾颉刚这些文学大家对他极力推崇。


 图片4.png


对于陈万里的才华,周恩来总理说“故宫少不了他”;叶圣陶说“文艺、戏剧、绘画、书法,他没有一项不笃好,也没有一项不竭思尽力去擘摩”。如今,我们看他用毛笔字书写的草书,让人惊奇这要何等功力;读他写的政论,目光之长远,胸襟之广阔,令人叹为观止。今天,他所留下的“公医院”的理念,以及他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真知灼见,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资料来源:中国古陶瓷学会、故宫博物馆、浙江省中医院

资料整理:宣传统战部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