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绍兴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在科主任唐黎明教授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胸主动脉瘤患者实施WeFlow-Tbranch分体式单分支胸主动脉支架系统植入术。该技术的应用标志着该院在主动脉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高危、复杂解剖结构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精准的治疗选择。
技术背景:胸主动脉瘤的“生死博弈”
胸主动脉瘤被称为“体内不定时炸弹”,尤其是累及主动脉弓部的病变,传统开放手术需开胸、深低温停循环,创伤大、脑梗及截瘫风险高,许多患者因无法耐受而错失手术机会。尤其是与重要分支动脉临近的主动脉病变,传统的介入手术会医源性影响这些重要分支血管功能。
WeFlow-Tbranch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通过预开窗、分体式模块化设计与后释放技术,实现微创条件下对主动脉弓部血管的精准重建,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手术亮点:毫米级精准,破解复杂解剖难题
本例患者为71岁老年男性,确诊为“巨大胸主动脉瘤合并左锁骨下动脉受累”,随时可能破裂。绍兴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经多学科讨论,决定采用 WeFlow-Tbranch分体式支架系统:
模块化组合:主体支架与单分支支架独立释放,完美贴合患者主动脉弓部弯曲解剖,避免重要分支血管(左锁骨下动脉)闭塞;
后释放技术:术中通过股动脉穿刺入路,在实时影像引导下精准定位后释放支架,误差控制在1mm内,大幅降低内漏风险;
零开胸、零输血:手术历时不到2小时,术后患者即返回普通病房,预计2-3天后即可出院。
在血管外科与麻醉科、导管室的紧密合作下,唐黎明主任带领刘春江副主任和徐超主治医师,选择从左肘及双侧股动脉入路,将主动脉主体腹膜支架送至指定位置,完整覆盖动脉瘤所在区域,预开窗对准左锁骨下动脉,再沿着预留的导丝释放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保证该重要血管的血供。
待支架均完整展开,再次造影看到动脉瘤隔绝完好,没有明显内漏,各重要分支血流更是没有丝毫影响,手术圆满成功。
(本例手术团队)
唐黎明主任介绍,胸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领域的高危疾病,因其位于心脏上方“大血管枢纽”(供应脑、上肢血流),一旦破裂,死亡率超80%,常因猝死或大出血休克致命。瘤体增大可压迫气管、神经致窒息或瘫痪,破裂时突发撕裂样剧痛,抢救窗口极短。同时手术难度极高:需在深低温停循环下精细重建主动脉弓,同时保护脑部供血,稍有不慎可致脑梗、截瘫或大出血。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需置换人工血管,术后易发多器官衰竭;微创支架(TEVAR)虽降低创伤,但弓部解剖复杂,易出现内漏、支架移位或分支血管闭塞,致二次手术风险。术后截瘫、肾衰竭等并发症率仍达15%-30%。治疗依赖顶尖团队及设备,且需终身随访,主动脉瘤早期常无症状,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者为高危人群,控压、戒烟及高危人群早筛是保命关键。
新闻来源:越牛新闻 2025年3月29日
媒体链接:http://m.shaoxing.com.cn/p/330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