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真想来点冰镇饮料清凉一下。然而,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却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83岁的张爷爷(化名),误将冰箱里的冰袋当作牛奶喝下,随即身体不适,家属发现后将其紧急送医。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老人最终转危为安。
据家属描述,张爷爷平时有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当天他从冰箱里取出一袋牛奶直接饮用,随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家人发现老人误服的是用于寄送快递用的降温冰袋,于是立即拨打120,送至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左边是牛奶,右边是冰袋/医院供图
接诊后,急诊科医生迅速判断为化学物质中毒,立即启动中毒应急流程。首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评估,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以及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在毒物识别环节,医生根据冰袋的成分(已确认无毒,但包装上明确标注不可食用)分析,判断患者面临的主要风险为胃肠道刺激以及潜在的误吸风险。为了尽快清除患者胃内残留的有毒物质,医生果断决定给予洗胃治疗。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了对症处理措施,给予护胃补液支持,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
考虑到张爷爷已80多岁高龄,且伴有基础疾病,急诊团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了全程监护,确保张爷爷没有出现继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张爷爷病情稳定,随后顺利出院,并安排了后续随诊计划。
医生提醒,类似误服事件并非个例。购买冷藏食品后,请第一时间丢弃冰袋,以防小孩、老人等不识字的人群误食。食品与非食品(如冰袋、清洁剂、药品等)需分开放置,避免混淆。非食用物品,建议用明显颜色做好标记,或专用容器存放。向老人、小孩反复强调包装内非食品,如冰袋、干燥剂、防腐剂等均不可入口,如为干冰,勿直接用手接触。一旦发生误服,应保留误服物品样本,立即送医,切勿盲目催吐。
新闻来源:潮新闻 2025年7月29日
媒体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19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