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奔腾的血液长河里,血栓,如同一股暗流,时刻威胁着生命航道的通畅。由于其发病隐匿,号称“沉默的杀手”,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三的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因发生肺栓塞而猝死,为抵御这一全球性的健康威胁,在第十二届“世界血栓日”到来之际,绍兴市人民医院血管疝外科医护团队联合医院 VTE护理管理小组共同发起的大型公益义诊活动在镜湖总院门诊大厅拉开帷幕。
专家义诊:名医零距离,构筑“第一道防线”
活动当日,以唐黎明主任为首的血管外科专家团队义诊区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健康问诊站”。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认真倾听、细致查体,耐心讲解、为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提供了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一站式”健康指导。
一位市民因自觉下肢肿胀前来咨询,血管疝外科王国华医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其进行下肢查体评估,发现其同时有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立即指导专科检验和检查,告知患者属于血栓高风险人群,应高度警惕该疾病的发生。患者激动地说:“谢谢医生让我认识了血栓这个疾病,我一定按照医生嘱托进行防治,今天这趟人民医院真的来值了!
基础预防:多饮水、动起来、栓不住
在医院VTE护理管理团队精心打造的互动宣教区,科普短片循环播放赢得市民驻足观看,“防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系列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的日常习惯。孙国芳护士长指出:久坐人群更易患深静脉血栓,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护士们化身健康教练,走到市民中间进行一对一指导“踝泵运动”,“勾脚尖、绷脚尖,记得配合均匀呼吸,这个动作看电视、打麻将时都能做!”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众多市民,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很快掌握了这套“下肢保健操”,纷纷表示要把它列入每天的“必修课”。
现场还准备大量的健康饮用水供市民享用,瓶身上“多饮水、动起来、栓不住”的醒目口号,与护士的现场指导形成了绝佳的呼应。“护士刚教完运动,转头就给我们送上水提醒我们喝水,这个安排太周到了!”一位市民拿着水笑道。这瓶水不再只是解渴的饮品,更成了一份流动的健康提醒,随后专业小组的老师们也纷纷拿起水瓶一起快乐喝水,旨在倡导民众每天适量多饮水,有利于血液顺畅流动,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物理预防:揭开高科技神秘面纱,精准对抗“隐形杀手”
为进一步破解血栓防治的奥秘,提高预防质量,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器械展示区。物理预防的二大设备——“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和“抗血栓梯度压力带”首次亮相活动现场,与市民“零距离”接触。护理专家细致讲解设备原理、使用方法、保养知识等,揭开了这些“高科技武器”的神秘面纱,让市民直观感受到现代医学在对抗血栓中的精准力量,极大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药物预防:让每一粒抗栓药都“一击要害”
在药物咨询区,医护专家借助图文宣教单,为市民解析常用抗血栓药物的“精准作战”原理。生动讲解药物作用机制,并就用药时机、剂量及注意事项等常见问题,为市民提供专业解答。指出抗栓药物如同子弹,直击血栓要害,使其土崩瓦解,务必要遵循医嘱用药,让每一粒抗栓药都能精准发力,为血管健康筑起牢固的药学防线。
多病区联动:关爱零距离,宣教深入“每一间病房”
此次活动的关爱与知识,并未止步于门诊大厅。VTE护理小组的护士们深入各病房,将健康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患者身边。她们来到血管疝外科、感染性疾病科、神经外科、肛肠二科,对患者进行细致的VTE防治知识讲解,并将那瓶贴有健康宣教贴纸的“防栓主题水”送至患者手中,将专业与关怀延伸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血栓可防可控,关键在于将“防重于治”的种子根植于民众心中,此次义诊活动针对血栓的高危人群,将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早期识别预警以及三大预防举措等进行了全面详尽的科普,覆盖门诊和住院众多人群,达到了360°的精准防控,让致命血栓“无处可逃”,有效守护血管健康,畅通生命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