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学习心得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学习心得

2017-07-03 阅读量:789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提到克利夫兰,普通人可能会一脸懵逼,甚至不知道这个城市属于哪个国家,以至于我说要去克利夫兰学习的时候,很多人都只能回一句哦,然后接着问我这是哪里。球迷听到这个名字,则立马会双眼放光,因为这里有詹姆斯,有克利夫兰骑士队,虽然今年他们倒在了决赛前。而对于我们医生来说,这里则是医学圣地,能够到全美TOP2的医院学习,是很多人的梦想。在与其他省的同行交流过程中,他们很羡慕浙江省有这种出国交流的选拔项目,因为公平公开,每个人都有机会。国合办每年都有很多合作项目,医院遍布欧美各国,而克利夫兰项目向来是每年竞争最激烈的。本人经过笔试面试多重选拔,最终幸运地顺利入围。4月23日-6月21日,两个月的时间,受益匪浅。  
      克利夫兰属于俄亥俄州,位于美国东北部、美加边境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南岸,城市开埠于1796年,历史上由于运河和铁路交汇,成为了制造业中心。在大型工业衰退后,成为了金融、保险和医疗中心。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虽名为Cleveland Clinic,其实是一所集临床治疗、病人护理、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非盈利性多专科学术医疗中心。世界上第一例冠状动脉造影、第一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第一例使用全人工心脏的心肺移植手术、第一例微创主动脉心脏瓣膜手术、第一例成功的咽喉移植手术、第一例近似全脸的移植手术等都是由克利夫兰诊所完成的。他建有佛罗里达、加拿大、伦敦、迪拜等多个分中心,共有床位1450张,手术室98间,医生3120多名,护士15000多名,各类员工51500人。在2016 US news年度最佳医院排名中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位居第二,心脏和心血管外科专业更是连续20多年位列全美第一。本人所学习的肝胆胰外科属于消化病中心,也是克利夫兰的王牌之一。科主任Walsh同时兼任普外科主任,是胰腺外科的世界级名医,多次来中国交流讲学。
      接下来想谈谈自己2个月中感触最深的几点。
图1. 医院宗旨:Patient
     
      Patient first
      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随处可见简洁的蓝绿色四角标识,四个直角代表了克利夫兰医院的四位创始人医生。围绕着四个直角的,则是醒目的黑色标语--患者至上(Patients First)。2004年,Cosgrove医生上任之初将其作为医院的宗旨。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落到了实处。还未进医院大门,门口就有工作人员协调车辆,而进去后,马上就有红马甲的志愿者问你是否需要轮椅。咨询台遍布于医院各个角落,而且一旦脸上露出犹豫或困惑的表情,马上会有人来问你是否需要帮助。医院各大楼间有skyway连接,可以不出大楼就通往其他各楼。Skyway有电瓶车巡视,用于接送迷路或不方便行走的人。还不时可以见到牵着狗的服务人员,这些狗都很温顺,有安抚犬的证书,不仅病人,不少医务人员也喜欢摸摸它们脑袋,心情瞬时舒畅不少。此外,方便残疾人的门、通道、饮水处、卫生间等都随处可见,真正做到无障碍、无歧视。医院有专门的病人体验部,每年还会举行Patient Experience summit,今年的主题是empathy and innovation,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本人也有幸参与,收获满满。
图2. 与Cleveland Clinic院长Toby Cosgrove亲切合影
 
      Art
      你没看错,就是艺术。Art is the place for comfort and recovery.  每个初次到访克利夫兰的人进入医院,根本想象不到这是一家医院,而是一家艺术馆,大楼的设计以及装修,从整体到细节,处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大厅里就摆放着钢琴,每天中午12点到1点会有人在那里演奏。走廊里悬挂着各种艺术品,有摄影,也有画作,每隔几个月就会换一批,而更新下来的则会进行拍卖,医院也会拍下部分展品,并作为永久装饰。医院还有专门的音乐治疗部门,成员很多都是正规艺术院校毕业的,还有一些志愿者。通过到病人床边进行艺术交流和创作,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康复。在手术室,每个房间都可以播放音乐,病人进来后会问他喜欢什么歌曲,当场可以点歌,紧张情绪一下舒缓很多。
 图3. 医院里随处可见艺术品
 
      Hardworking
      消化病中心的沈博主任告诉我们,在克利夫兰,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在来美国之前,对美国医生的印象仅停留于影视作品和新闻报道。真正与他们接触下来,发现这里的医生,尤其是Resident,真的很努力,很辛苦。每天6点钟就开始查房,处理病房事务;7点参加科室的各种讨论和会议;然后开始门诊或手术,手术结束还要处理病人,基本上一天时间都耗在医院里了。而对于Stuff,医院的聘用合同1年1签,每年会有年终评估,决定去留、薪资涨幅等,随时有可能要收拾包袱走人。医生聘用一般由科主任决定,科主任以上需要中心、人事部、院长任命。所以,虽然医院采用的是年薪制,做多做少其实对收入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每个人都是努力工作。
      Education
      美国医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本科4年毕业后,需再读4年的医学院,医学院毕业后去医院做Resident(住院医生),一般根据专业不同需3-5年,然后是1-4年的Fellow(专科医生)培训,完了以后通过考试,就可以到医院应聘上班了,这时就是Attending(主诊医生)了。这里的学习氛围很浓,每周都有固定的科内学习,内容可以是病历讨论,包括术前术后,也有住院医生的研究报告,而参加者除了本科医生,相关科室如病理、放射的医生也会参与,这对年轻医生的成长是相当有利的。这里的门诊模式与国内不同,除了急诊外,基本都是预约的,而且以转诊病人为主。所以住院医师会提前了解患者的资料(这里的医学资料都是全国联网的),并查阅相关文献。患者来到诊室后,先由住院医生或实习医生进行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然后,住院医生在诊室外向上级医生汇报患者病史,并提出自己的诊疗意见,上级医生帮助住院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并指出住院医生应该注意的要点。最后,两个人再回到病人诊室,完成诊疗。这样完整一套下来,住院医生对该病种的诊断治疗就基本掌握了。而到了手术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每个主任几乎都是手把手带教Resident,而且很耐心,从不会埋怨助手动作不娴熟或配合不好之类的。曾经问过一个主任,为什么不找个熟练的助手,他笑说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总有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体系,何愁不会成长。医院还有专门的临床技能中心,小到缝合打结,大到腔镜和机器人,都可以在这里模拟操作练习,大大提高了临床能力。 
图4. 进行机器人手术模拟操作
      Respect and Trust
      与目前国内紧张的医患关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里的病人对医生非常尊重和信任。美国的医生社会地位很高,有调查显示,民众对医生的信任度高达61%,排第二,仅次于父母。这里的门诊都采用预约制,在平时病人都会通过科室秘书以邮件的形式与医生交流。外科病人很多牵涉到是否手术和手术方式的选择问题,但是病人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相信医生的选择。门诊不少病人是复查病人,不少人虽然还拖着引流管或者切口延迟愈合,但都满面笑容,相信医生会把自己治愈。
      Equality
      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患者之间,都是平等的。在克利夫兰,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形式的病历讨论,每个人各抒己见,碰到一些疑难病例,激烈程度不逊于华山论剑,刀光剑影下根本分不清谁是高年资谁是低年资医师,谁说的有道理,谁就能得到其他人的赞同。而医生与患者之间,很多时候更像是朋友。查房的时候,就像聊家常一样,随意坐在病人床边,谈笑风生间就完成了查房。病人并没有被排斥在治疗外,而是全程参与,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得到答复。
      Pureness
      其实最羡慕的,还是这里的医生可以做一个纯粹的医生。与国内医生大事小事事事操心相比,这里的医生就幸   福多了。医生都配有秘书,帮忙处理和关注检查预约、病人沟通等事情。其实从员工配比就可以看出端倪,医生是3120多名,员工总数是51500人。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后勤及其他工作人员在为临床工作服务。这样,医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病人满意度自然也就高了。信息系统相当完善,每个人工号登陆进去后,就可以看到自己这个月的所有日程安排和病人信息。图书馆以电子资料为主,里面超多电子书和影像资料,并且可以免费下载和打印。一旦有一个好的idea,马上就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并调阅病人数据库,研究随时可以开始。医疗纠纷是无法避免的,医院有专门的律师团,帮忙处理,当事人只要一开始介绍一下情况,后面就都是由医院出面了,确保临床工作不受影响。
图5. 在医院门口留影。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我的收获还是非常大,不仅深入了解了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临床诊疗工作,还有幸听取了医院大咖们的讲座,参加了患者体验大会,体验了机器人手术操作,整个收获满满。这里要再次感谢浙江省卫计委国合办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宝贵机会,感谢医院和科室领导对我这次学习的支持,感谢家人对我这次出国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在国外学习到的先进方法和理念融会贯通后,结合国内实际应用于临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傅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