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浙江日报】新医改 谨防被"架空"

【浙江日报】新医改 谨防被"架空"

2013-01-04 阅读量:1637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9月份起,绍兴市本级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群众反响良好。药品零差率后医院的“损失”, 90%通过提高技术服务费加以消化。 新医改后,最大效果是医生从“卖药的”转成了“卖技术的”,从而消除了医生开 “大药方”的利益冲动。百姓上医院就诊花的钱可比原先省一成以上。 “大药方”是近些年深受诟病的社会问题。问题的根源是医院、医生主要靠“卖药”为生。新医改在制度设计上,让我们看到了切除“大药方”这个多年顽症的希望。 “消灭”不合理的大处方,不仅百姓受益,而且节约了社会资源,药厂造成的污染也会减少,综合社会效益甚巨。新医改卡住“大药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高兴之余,笔者也有疑虑。好政策,到了具体执行时会不会被“架空”?比如,医院进药时,会不会与供货单位相互勾结,有意提高药价,然后供货单位用变通手法,将利益输送给医院。 尚在试点的新医改,假若有需完善之处,也属正常。因此,在新医改“启航”之始,我们要多观察新医改这艘航船,看看有没有缝隙,一旦发现问题,要正视现实,及时补漏,保障这“航船”顺风顺水,一往无前。我们也要打开大门搞医改,多听听广大百姓的想法和建议,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新医改才不被“架空”。 让人欣喜的是,笔者获悉,绍兴市人民医院在医改的基础上,禁开“大药方”有了新举措,他们引进电脑软件,使电脑结算的药方在系统上查不出是谁开的,从而从技术上“堵”死了个别医生暗中开“大方”拿回扣的可能性。又闻,绍兴第二医院最近推出“控费”措施,给患者的医疗费“挤”水份。 但愿这样的“堵漏”之举越来越多,使新医改带给广大百姓实实在在的实惠。(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