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绍兴晚报】“三高”人群更易中风,平时要留意身体出现的中风预兆

【绍兴晚报】“三高”人群更易中风,平时要留意身体出现的中风预兆

2014-12-31 阅读量:744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如今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开始趋于“年轻化”。据不完全调查显示,脑卒中发生率以每年8.1%的速度在增加,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如果不积极控制,将成为中风的高危者。因此,对于脑卒中的发病,“早防、早治、早健康”十分重要。
  
  中风年轻化,38岁男子中风瘫痪
  年轻人,总是以为中风离自己很遥远,实则,它却发生得如此突然。
  一位38岁的张先生,在几年前就已经查出患有高血压了,但自认为年轻,没当一回事。有几次打球时,他感觉一侧手臂无力,还有点麻木。这其实就是中风的信号,可他以为是累的,休息一下就没事了。不久后,他在打球时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中风,而且相当严重,经过抢救,人虽然醒了,可是四肢瘫痪,已成残疾。其实,像张先生这种情况,如果当初感觉到身体异样时就能及时去医院检查,或许结果就不是这样的。
  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承龙告诉笔者,近几年,中风年轻化的趋势很明显,三四十岁的中风患者越来越多。这与年轻人的不良习惯和工作压力有关。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等,会造成神经系统紊乱,导致血压异常;为了减压而抽烟、喝酒、暴饮暴食,又让血压、血脂继续飙升,导致了“青年卒中”不断增加。
    高危人群大,“三高”人群更易中风
  在2013年发布的脑卒中防治工作进展报告中指出,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从1986年至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6%,增长速度惊人。截至2013年,我国存在大量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其中包括高血压患者2.66亿、糖尿病患者1.36亿、血脂异常者2亿、房颤患者800万人、吸烟人群3.5亿、肥胖者7000万人。
  有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0倍以上。吴医生介绍,这是因为长期的高血压会让血管走向两个极端——过薄或过窄。过薄的血管容易破掉,就像高压锅爆开,这就是出血性中风;过窄的血管使血流受阻,就会导致缺血性中风。
  血脂高的市民也得“管住嘴,迈开腿”了。据介绍,血脂高,会形成斑块留在血管里,越积越多,血管被堵上了,离中风也就不远了。因此,“三高”人群不仅要科学膳食,还要多运动锻炼,积极控制,预防中风的发生。
  吴医生提醒,现在很多单位都会组织员工体检,很多人看了体检结果,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血压高了,血脂高了,常规体检发出了这些警报,就是提示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相关疾病的检查。
  据了解,给大脑供血的血管一共有4根,两侧椎动脉和两侧中颈动脉,它们若变狭窄,中风的风险就非常大。如果做个颈内动脉B超和脑血管多普勒检查,就可以对血管情况有个基本的判断。对于轻度狭窄的病人,可用药物控制,对于重度狭窄的病人必要时,可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或内膜剥脱术,改变血管狭窄。
  若检查出有中风风险,平时应特别留意身体发出的中风信号,很多患者忽略了这些信号,延误了治疗。吴医生提醒,有句话叫“时间就是大脑”,中风的治疗在一个“快”字,家中有人可能中风了,应立即拨打120,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到综合性医院就诊。中风后4.5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在临床上,如果在3小时内送到医院,部分病人可进行溶栓治疗,26%的病人可能使血管再通。错过“黄金时间”,治疗将受到严重影响,残疾程度会大大增加。
  健康小贴士
  (一)中风的信号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突发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或记忆丧失等。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二)易发中风的四大危险时刻
  1.清晨:清晨,人体的血压开始逐渐上升,血液黏稠度增高,因此易发生中风。6~10时是中风的高危时刻,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睡醒后应该在床上多坐半分钟。
  2.气温骤降:气温下降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诱发中风。现正是秋冬交接之际,昼夜温差大,是脑卒中高发季节,一定要及时添加衣物。
  3.情绪激动:争吵和情绪大波动极易引起血压突然升高,易发生中风。
  4.排便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发生在排便时,因为用力屏气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易引发中风。因此,老人排便不能太用力,如厕时最好采取坐位,站起时应缓慢,切记不要突然起身,平时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避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