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学习强国】错把“中风”当“中暑” 会错过最佳急救时机

【学习强国】错把“中风”当“中暑” 会错过最佳急救时机

2022-08-22 阅读量:1406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IMG_2957.PNG


作者:沈潇 王佳


虽然立秋节气已过,但是最高气温仍然在40℃左右徘徊。高温夏季,也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但这个时候突发脑卒中,却很容易和中暑混淆。

近日,家住市区的62岁王大妈非常忙碌。暑假期间,王大妈既要照顾孙子的生活起居、陪伴玩耍,又要买菜烧饭、搞卫生,每天工作量不少,非常吃力,她时常感觉头晕、乏力。

一天上午,王大妈一大清早给全家人买了早餐,又背着孙子爬上五楼,回到家后感觉头昏眼花,恶心想吐。由于天气炎热,王大妈和家人都认为只是中暑了而已,于是都没放在心上,冲了个澡后,王大妈就卧床休息了。

等过了一段时间,家人去卧室看王大妈有无好转的时候,发现她已经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完全不能说话,右侧肢体已偏瘫。儿子、儿媳赶紧将王大妈送到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被医生诊断为“脑梗死”。但是,这个时候王大妈已经错了最佳治疗时机,目前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医生提醒,炎炎夏日,在高温下倒下的人,不一定是中暑,也可能是中风。看似相近的两种病症,却组合成了一道性命攸关的“夏日判断题”。一旦误判,很可能会错过宝贵的最佳抢救时间。

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吴承龙说,不少人都知道中风在冬季高发,殊不知,中风的高峰期有两个,一个是温度在0℃以下的寒冬,另一个,就是气温超过32℃的盛夏。

夏季,中风发生总是突如其来,天气炎热,血管会扩张使得血压下降,以及空调的使用造成温差过大,导致血压的波动,增加脑中风的机会。此外,夏季大量出汗后,使人体丧失了大量水分,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补充,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变稠、血循环减缓,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引起中风。

按照病因的不同,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缺血是由于血液供应中断;而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不正常的血管结构。脑卒中是目前中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

吴承龙表示,尽管中风和中暑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从症状上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中暑经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下,表现为面红耳赤、上吐下泻,伴有发热。而脑卒中则具有突然头晕,出现平衡障碍,走路不稳,忽然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问题、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往往伴随着双眼向一侧凝视,突然说话不清楚或语言理解困难。如果短时间内出现上述症状的任何一种,提示很可能发生脑卒中,应立即拨打120,千万不能等待症状自行缓解或消失。

家属或者目击者最好要牢记患者的发病时间,精确到几时几分,这将有助于医生判断时间窗,制定治疗方案。


新闻来源:学习强国 2022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