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晚报】刚出梅,就有多人户外中暑送医

【绍兴晚报】刚出梅,就有多人户外中暑送医

2024-07-05 阅读量:975 作者:绍兴晚报 作者科室:绍兴晚报 编辑:尹翊萌 编辑科室:宣传统战部

身边事-绍兴晚报.png

  本报讯 昨天刚出梅,绍兴就开启了高温炙烤模式。昨天傍晚起,我市各家医院的急诊科里收治的中暑患者开始增多。

  昨天下午5点到晚上7点,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3名中暑患者。其中症状最重的患者是60岁的陈大叔,送医时已经出现重症中暑、热射病症状。据该院急诊科参与抢救的护士马玉婷介绍,陈大叔是当天中午到下午一直在户外做绿化整理工作,到了下午3点多,突然晕倒在地。被旁人发现后,陈大叔被送到越城区当地一卫生院抢救,由于病情危重,才转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患者来到急诊科时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心率快、呼吸急促,体温达到40.2℃,大便也失禁了。”马玉婷介绍,当时,医疗团队立即进行了气管插管,采用冰毯冰帽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后,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进一步治疗。

  还有两位女性中暑患者分别是79岁的方婆婆和76岁的刘婆婆。方婆婆是当天在户外种花,被人发现意识、行为异常后送医的,入院时体温41.2℃,意识模糊。刘婆婆也是在户外农田劳作,因头晕入院的,进入抢救室时体温39.2℃,好在两位老人经过救治后目前情况稳定。

  除了市人民医院,近期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已经救治中暑病患10余例,其中重症1例,热痉挛2例,热射病3例。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蔡海英医生介绍,根据中暑病情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暑3种。重度中暑,就是人们常说的热射病,人体的体温可达40℃以上,如此高体温下,相当于是“把器官放到温水里煮”,每多一分钟,对脏器的损害就增一分,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就大一分,甚至会引发生命危险。

  “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进行高强度的户外活动或工作,这是日照最强烈、温度最高的时段。”医生提醒,夏季外出最好选择棉质或其他透气性良好的衣物,尽量选择浅色,以便更好地散热。使用宽边帽和太阳镜,以减少阳光直射头部和眼睛。在户外活动时,应随身携带足够的水,并定期补充水分。建议每小时饮用约200—300毫升的水。还可以随身携带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用于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

  “在中暑前,身体其实会发出多次警告。中暑先兆时,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症状。”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王雪娇医生提醒,这时如果能及时去阴凉地方休息、多喝水,适当补充盐分,很快就能恢复。如果没有加以重视,则会持续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症状,甚至发展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严重中暑,需要迅速转移到阴凉地方并补充水盐,必要时尽快送医。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4年7月5日

媒体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wb/pad/content/202407/05/content_537219.html